南韓傳媒報道,因應台海局勢持續緊張和北韓核武危機,美國軍方正計劃重新調配西太平洋的軍力部署,考慮在關島基地長期部署十艘攻擊型核潛艇。
報道引述南韓海軍消息人士指,根據美軍的重新部署計劃,駐關島的核潛艇數量會由目前的三艘,增加到九至十一艘。這一方案經美軍內部討論後,有望今年內公布。
美軍這個考慮,主要源於被稱作「不穩定弧」的東北亞到中東地區,有必要擁有能夠迅速應付台海危機和北韓動向的力量。
南韓軍方消息人士指,把潛艇長期部署在關島基地,在節省時間和費用方面,比從美國西岸或夏威夷基地緊急出動更適宜,也增加了美軍應付危機的靈活性。
事實上,這是美軍針對反恐戰的長期軍事部署。去年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曾在演說中,公布從歐洲和亞洲撤走七萬至十萬美軍,其中歐洲佔大約四萬五千至七萬軍隊。跟以往依靠在海外保持大量兵力來對付各種突發事件作出反應的戰略不同,美軍今後將更加注重快速反應部隊建設。
美國目前在東亞的駐軍主要集中在日本和南韓。根據美國新的全球軍力調整計劃,美國將縮小在東亞的駐軍規模,將兵力分散到「危險性較低」的地方去,大方向是由北向南,將部份駐韓、駐日美軍調到東南亞或澳洲去,使美軍部署於北韓軍隊火力的射程外。
在航空母艦方面,美軍認為如果未來在東亞地區作戰,再從本土調動母艦費時費力,因此去年決定有必要在西太平洋增派母艦,以提高美軍在區內的反應速度。
從關島出發的母艦如果以三十五海里高速航行,到達菲律賓和印尼的時間,比從夏威夷出發的快四至五日。
新浪網/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