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開設的醫院協助救災

華人開設的醫院協助救災

【本報訊】從重災區亞齊省班達亞齊逃難到棉蘭的災民,入住收容中心的大部份已家散人亡,他們提起痛苦經歷都不禁黯然淚下,但大家都能互相安慰扶持,共度困境,在救災的過程中,華人義工替災民送上溫飽及關懷。
在棉蘭市由當地華人開設的日里醫院,共有七百張病床,連日來不停接收從災區送來的災民,病人治癒離開,又接收新一批的病人,醫生護士忙得不可開交。而不少華人亦擔任義工,到各收容中心協助災民,他們分工合作,除了分派物資外,並將災民名單上網,方便親人尋找。
在收容中心內,負責煮「大鑊飯」的義工,整日都要辛勞煮飯讓災民果腹。據華人義工稱,逃難到棉蘭的災民,很多都與家人失散,有孤兒寡婦或妻離子散,受着喪親之痛,他們雖然表現平靜,但當提到海嘯失去家園,和念及失去的親人,都忍不住落淚,幸而大家能夠互相安慰。

災民安置成問題
義工又稱,現時收容中心的物資,足夠數千人一個月使用,由於囤積過多,部份轉送到重災區的亞齊省首府班達亞齊,現在最擔心是安置災民問題,他們不可能永遠留在收容中心,希望政府在棉蘭闢出地方,讓他們落地生根重新生活。

至於重災區班達亞齊,共有一千五百五十條鄉村被海嘯摧毀,對外交通完全中斷,政府機關亦告癱瘓,近日各國的救援隊伍,將物資空運到災區,救助仍留在當地的災民。而印尼政府為恢復班達亞齊政府機關運作,在棉蘭抽調官員及徵召大學生,前往亞齊省協助重建。
在棉蘭機場,現時有如一個聯合國地區,各國的軍機不停起落升降,並有穿着不同制服的軍人,將救援物資卸下,由車輛及直升機載走,送到棉蘭收容中心或重災區阿齊省。有台灣志願醫生指出,現時需要加快救援工作,由於災區的環境衞生惡劣,隨時有爆發傳染病危機,對救援人員生命造成威脅。
蘋果記者蕭宇、林熊印尼直擊

記者蕭宇、林熊印尼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