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酒店 - 陶傑

布吉酒店 - 陶傑

海嘯襲布吉,沖走了許多酒店。
人命的損折令人悲傷,布吉許多座酒店在一陣水龍吟之間淹沒而陷落,都一樣叫人心疼。
布吉的酒店,幾乎每一座都是一件作品。用簡樸的木材、粗拙的大石,佐以佛像的裝飾,幾瓣清荷的點綴,布吉的度假酒店是一種沉歛的Mood,捕捉了十九世紀末作家毛姆的心情,以及佛國的一頁觀自在的心經。

無論是Laguna還是Andaman,布吉的酒店有一個系列的風格。鎖在多風的印度洋和浪急的馬六甲海峽之間,布吉的一間酒店,如果在懸崖上,幾乎可以眺得到好望角的日落。寬敞的陽台,往往用柚木搭成,放兩張藤椅,一座精巧的茶几,几上的一隻瓷盅放在幾縷薰衣草,海洋的濕潤和赤道的酷熱,在一個帶着禪味的下午的暗香之中交織成一張精詣如少女肌膚的心網。赤足躺在長斜的藤椅上,連空氣都流滲着淡甜的一股透心涼。
是哪一個旅行的天才發現了布吉這樣的天堂,而且蓋起如珍珠般的那許多酒店?每一間都有一番儀容和姿態,細看來不是建築,竟像羅漢的多般法相。難怪挪威大建築家舒茲(ChristianNorbergSchulz)來到印支半島,為那許多度假酒店出神而讚歎:「有一些房子是沉默的,有一些在吶喊,另一些在吟唱,置身其間,不錯,就像聽見了它們的歌聲。」

去布吉度假,純為赴一座酒店的約會。為了一盞木做的吊扇,一道長廊,一扇菩薩眉低的木門,一方澄澈的水池,以及一個穿着綵裙走過、微笑而合十致敬的女侍窈窕的身影。窗外的白沙灘和藍海洋尚在其次,且把日落黃昏留給明信片,赤足提着一杯小小的香檳,拿着一本法文的袋裝小說,讀了二三十頁之後就倦睏了,在樹影下徐徐地睡去,似醒還夢,耳畔傳來十九世紀一艘從修咸頓開來的英國商船上水手遙遙的吆喝聲。
一段往事、一縷情感、一片心跡,是須要像布吉這樣一個地方細細來調理的,這是心靈完全釋放而Relax的時辰,讓海浪聲洗滌每一顆細胞,讓蟬鳴嚙咬每一葉記憶。為甚麼是獨自一人?拿着手裏的明信片,才寫了一行又塗掉,月光忽已灑滿了窗框,你一回眸,一條小壁虎矯健地爬上了墻壁。明天會有海嘯嗎?但此刻,難自控的是一腔半生的心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