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密碼:會計上無法回頭的選擇

會計師密碼:會計上無法回頭的選擇

何解還有怨氣為領匯而上街?眼看度假勝地可以轉眼間變為人間煉獄,正常人都會覺得自己是如何渺小。相比起人家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我們那些雞毛蒜皮的西九天幕、0708、政客弄權,好應該暫時靠邊站。難得還有過萬人無懼低至只有幾度的天氣,天寒地凍照樣上街怒罵大班。這班人如非對政客痛恨入骨,必定是與世隔絕,不知今夕是何年;又或者是目光狹窄如豆,只看見袋裏少賺的一萬幾千,卻錯過身邊擁有的一切福份。

原以為「海嘯」只不過是小學讀書時才有的自然現象,豈料真正出現時,才知道是可以如此恐怖。聖誕假期選擇享受陽光與海灘,大概沒想到會飛來橫禍。世事如此,作出選擇後便無法回頭,只可以悔不當初。
將目光放回枱上面那堆會計準則,同樣充滿着處理方法選擇後無法回頭的無奈。以備受爭議的投資物業新準則為例,其實存在着選擇的空間。

入帳方法有兩種
投資者在報章上讀到的有關投資物業的新處理方法,是要將緊貼市價後的物業價值差額化為盈利虧損表達,有別於以往在儲備中自行加減。報載地產商對此甚為抗拒,認為來年的帳面盈利將會非常波動,影響公司的股價表現云云。
財經版記者只知照單全收,未知準則內其實可以容許地產商選擇以緊貼市價的方式入帳,又或者以成本價方式入帳。假如選擇以成本價方式入帳,可以避免地產商口中的所謂盈利波動,只需按年折舊即可。
當然,要以成本價入帳,令整份財務報表毋須緊貼市價,是要有先決條件的。其一,就是投資物業本身並非租回來。
單講何謂「租回來」,又可以多寫幾千字。為免太複雜,還是容後再詳細解釋(這是早幾天與「原復生」在跑馬地祥勝飲奶茶時,他指正我的)。投資者只要粗略知道香港的地皮不容賣斷,全部是長租(只有中環聖約翰座堂例外)便可。所以技術上,地產商買地起樓收租,地價那一部份,是租回來而並非買回來。

根據新準則,如果地產商一意孤行要選擇用成本價為投資物業入帳,首先要將物業的地價與樓價拆開。將地價那部份化為租金支出按年入帳,而樓價則以成本按年折舊。

一經選定冇回頭
毋須是會計師,一般投資者都看得出,用這成本方法,對地產商不見得有何着數。單是租金支出及按年折舊,已經對每年盈利有負面影響,而這還未計入那分拆地價樓價的動作是如何費時失事。
再且,以現時樓市據稱已見底,又或者是低無可低的水平計,未來投資物業,價格大跌而影響地產商盈利的機會,幾乎是零。數口精密的地產商人,相信必然會選擇以緊貼市價的方式入帳。
投資者毋須擔心精明的地產商人會否上下其手,在市旺的時候就緊貼市價,市淡的時候就用成本入帳。因第2個用成本方法的先決條件,就是揀選所採用的新準則時,就要立定主意,一旦選擇緊貼市價的方式,就不可以再用成本價,亦即是我開首說,選擇後無法回頭的會計準則例子之一。
認識不同的處理方法,對投資者有甚麼意義?精明的財務高手,會盡量利用在各規則所容許的範圍下,為公司謀取最大的利益,此點與政客無異。看得穿公司選擇的背後原因,有助閣下揀選有前途的投資對象。
當然,假如閣下是精明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利用一下聰明智慧,點化一下其他目光如豆之徒。
龔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