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在2005年首個交易日,美國股市昨天早段造好,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更一度升見3年半高峯,受惠於油價回落。美國上月份製造業供應管理指數進一步升近60,顯示製造業擴張步伐加快;但因就業情況未如理想,美股升幅受限。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指數由去年11月的57.8,升至12月的58.6,高於市場估計的58.1,且為連續第2個月上升。自2003年10月至04年1月連升4個月後,該指數首見連續兩月上升。
ISM指數高於50,顯示製造業正在擴張,而定單增加將有助支持今年度經濟增長。該指數去年平均值為60.5,是1973年至今最高。新定單指數從前月的61.5,升到上月的67.4。但就業指數由去年11月的57.6,跌至上月的52.7,為2003年11月以來最差。
樓市方面,美國去年11月建築開支出乎意料地減少0.4%,是10個月來首度下跌,與市場預期的上升0.3%大相逕庭,原因是新屋銷量減少令部份工程押後。在10月份,建築開支由原來統計的無增減,向上修訂為增長0.3%。
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一度升84.38(0.78%),見10867.39。納指最多升16.16(0.74%),至2191.60,是2001年6月11日以來交易新高。開市後半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杜指升54.01,報10837.02;納指升4.82,報2180.26。
上周五,杜指跌17.29,收報10783.01;納指跌2.90,收報2175.44。
《華爾街日報》一項調查顯示,儘管家庭儲蓄率仍低、財政及貿易赤字持續擴大,但分析師普遍預期美國經濟今年將可穩健增長,通脹料維持溫和,利率可望循序漸進上升。
該報對56名經濟分析員進行的調查,受訪者平均預測美國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將有3.6%,略低於2004年頭9個月錄得的3.9%。他們估計美國經濟今年有11%機會陷入衰退,明年底衰退的機會則上升至22%。
受訪分析員平均預測美國失業率到今年11月份將為5.1%,低於04年同期的5.4%。此外,美國消費物價在今年5月料將按年上升2.5%,到11月可望放緩至2.4%。利率方面,受訪分析員平均預測聯邦基金利率到今年6月份將由目前的2.25厘升至3厘,到12月可望進一步升至3.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