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匯控盈利增長空間大

投資學堂:匯控盈利增長空間大

本欄上周寫了一篇「買滙控的另一個理由」之文章,筆者以2003年盈利及員工總數,來衡量「在本港股市掛牌買賣的銀行股」,察覺這些股份中,滙控(005)的每名員工平均盈利貢獻相對較低,反映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空間相對較大。
在該文見報後,接到一些讀者的email,指出滙控是國際銀行股,故不宜以同一比率來與本地銀行作比較。筆者極之同意這些讀者的觀點,這亦是筆者故意留下的伏線,作為隨後一文的內容,故在該文中,筆者便以「在本港股市掛牌買賣的銀行股」來形容,而不是本港的銀行。
以下的資料是來自國際研究機構Hoover'sInc在2004年12月的數據,全部以美元為比較貨幣,與上周的數據來源不同。
根據資料顯示,全球市值最大的國際銀行股是Citigroup,市值達2500億美元,其員工人數為25.3萬人,盈利為164.2億美元,故每名員工的平均盈利貢獻為64901美元。
BankofAmerica的市值約1900億美元,暫時是全球市值第2大的銀行股,員工人數177986人,盈利為130.1億美元,故每名員工的平均盈利貢獻為73096美元。
至於滙控,根據Hoover's提供的資料,其市值為1870多億美元,暫時全球排行第3大,Hoover's提供的員工人數為222719人,盈利則為112多億美元,故每名員工的平均盈利貢獻為50288美元。

可望追上同業水平
在歐洲的大型銀行方面,德國的DeutscheBank,員工人數為65374人,盈利則為35.2億美元,每名員工的平均盈利貢獻為53844美元。英國的Barclays銀行,員工人數約為762000人,盈利則為57億美元,每名員工的平均盈利約為74803美元。另一間英國銀行Llyods,員工人數為71609人,盈利則為58.9億美元,每名員工的平均盈利約為82252美元。
根據Hoover's的資料,國際銀行同業的每名員工平均盈利貢獻約為54087美元。
總括上述資料,在全球3大市值國際性銀行股中,滙控的每名員工平均盈利貢獻略為偏低。若以全球銀行業的每名員工平均盈利貢獻來作比較,滙控的比率亦稍為偏低。
假若Hoover's的資料無誤,則筆者估計出現這現象,可能是近年滙控積極地進行多項收購所致。相信隨着一段「整合期」後,滙控的員工平均盈利貢獻亦會回升至同儕水平。換句話說,滙控的盈利也會重現較大增幅,因而是另一吸納滙控的原因。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