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美滙將成為全年金融市場焦點外,美國的外交政策會是啥?布殊政府是否延續以往的單邊主義,亦是值得關注之重點。筆者認為,布殊首任接二連三發生事故,政治上發動了兩次戰爭,兼且要為國土安全騰出不少資源;經濟上力挽狂瀾也付出不少代價,克林頓遺留下來的積蓄已花突,預算赤字接近GDP的5%,要再掏腰包已顯得有心無力,倒不如集中精神搞好經濟,好讓國庫增添多點銀両,故單邊主義或全由政治轉為經濟,尤其是那些貨幣與美元掛鈎之國家,不排除會採取較強硬的措施或另一套策略,賺慣美元外滙者將未能安枕。
歐洲又如何?假若美滙真如本欄估計仍向「南」走,換言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歐元會持續強勢,依賴出口推動經濟增長之歐洲將面臨考驗,包括歐洲央行行長在內的歐洲決策者已對歐元不斷升值有微言,但卻束手無策,如果油價並不如專家們預測般滑落反而上升,汝道歐洲經濟會出現怎麼樣的現象?
日本方面,儘管銀行資產負債表經修補後已較前靚得多,呆壞帳亦大幅減少,然最重要的一環──通縮始終揮之不去,內部需求疲弱,失業率高企,工資也未因企業盈利改善而受惠見增長,政府振興經濟似黔驢技窮,不無隱憂。中國預料宏觀調控將持續,加上銀行收緊信貸冷卻經濟已見奏效,問題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人民幣滙價暫時動彈不得,美元若再滑落,必誘發通脹惡化,這個水泡攬又死,唔攬又死,你說怎麼辦?那些搬錢來炒人民幣升值之士,當然希望奇迹會出現,但請問問自己,假如你是中國決策者,你能或敢做的又有多少空間?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