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元旦日再有大批市民上街遊行,然而今次遊行的焦點並不是人大釋法或普選,而是要「捍衞社會穩定」、「捍衞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反對有議員及市民阻止領匯上市。我們認為,香港是個多元化及開放的社會,不同意見、不同想法的市民都有權透過各種合法及和平的途徑表達意見,元旦的集會及遊行體現的正是這種香港特色。然而我們始終認為較早前有市民提出法律訴訟阻撓領匯上市並沒有損害香港社會穩定,也沒有削弱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
應該看到,把國有或公有資產私有化、私營化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這樣的計劃將影響很多既得利益者如政府官僚、工會、享有大量公帑補貼人士的利益。八十年代時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厲行私有化政策,把大批國營公司如英國鋼鐵、英國電訊、英國天然氣……私有化及上市,結果引來工會的強力反彈,相關公司的工會不但要求會員拒絕接受政府以優惠價售予員工的公司股票,更組織大量行動包括罷工、按章工作等希望迫使政府讓步,鐵娘子雖然在最後打敗工會及其他既得利益團體,成功落實把國企私有化的政策目標,但當中所引發的衝突及社會動盪依然相當厲害。這一回特區政府要把房委會商場及車位私有化及上市,二百多萬公屋居民的生活將可能受到影響,可公屋居民只是透過司法程序、透過最文明及溫和的方法挑戰有關政策而已,並沒有採取任何激烈的對抗行動。像這樣的做法,怎麼能說是影響社會穩定呢?
至於說損害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同樣是沒有根據的。正如我們較早前指出,領匯的法律訴訟凸顯了香港司法制度的獨立性及公平性;法院一方面容讓所有人包括無權無勢的小市民透過法律程序保護本身的權益;另一方面則表明不會因為任何政治、經濟或金錢的原因而扭曲司法制度,放棄確當程序。我們認為,這樣的做法不但不會削弱投資者的信心、不但不會削弱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反而會加強香港的地位,因為不管是國際或本地投資者都可清楚看到,香港法院能真正保護他們的權益,這不是令投資者的信心更強嗎?此外,真正損害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不是領匯不能上市,因為投資者即使未能投資領匯還能購入其他優質資產;真正會損害金融中心地位的是香港的監管機構及交易所做不好把關工作,讓一些不及格、質素欠佳、管治欠佳的公司在香港上市,試想想像歐亞農業這樣的公司令多少投資者損手爛腳、令多少投資者的資金泡湯。若果繼續出現類似的公司、出現類似的投資陷阱,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的信心不是將大打折扣嗎?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聲譽不是受到更大損害嗎?
(圖)元旦日的遊行,顯示出香港的多元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