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徵不明顯 容易被忽略<br>頭痛嘔吐或染兒童腦瘤

病徵不明顯 容易被忽略
頭痛嘔吐或染兒童腦瘤

【本報訊】頭痛、嘔吐等最常見不過的都市病病徵,經常被人忽略,以為不會造成大礙。有醫生警告,上述病徵也是兒童腦瘤的初期病徵,由於病徵不明顯,加上病人經常轉換醫生,令病情往往被延誤確診,增加死亡風險。有病人曾在九個月內向二十三名不同醫生求醫,才證實患上兒童腦瘤。 記者:陳倩雯

香港大學醫學院兒科及青少年科學系副教授陳志峰表示,兒童腦瘤的原因不明,本港每年約有三十至四十個新症,當中逾半是五歲以下兒童。此病症的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包括嘔吐、持續頭痛、容易跌倒、書寫退步、抽筋及失禁等,病徵一般在一段時間後消失,因此容易被忽略。一名約六歲的病人就曾在九個月內,分別向本港及國內二十三名不同醫生求醫,才被成功確診。
他續稱,良性腦瘤引起病徵至證實患病,時間可長達十多年;惡性的則由三至七個月不等,若不醫治,可在數月至一年內死亡。他舉例指,一名十個月大的居港外籍男孩長期咳嗽及嘔吐,最初醫生以為是氣管敏感,直至三個月後陷入昏迷狀態,才被證實患上腦瘤。但由於病童的神經損傷及腦部缺血,他最終變成植物人。
陳志峰警告,愈遲發現患上腦瘤,腦瘤對神經的損害程度就愈高,增加治療困難。他呼籲病人不要經常轉換醫生,應讓熟知自己身體狀況的家庭醫生持續跟進,避免延醫。

將血幹細胞注入體內
兒童一旦被證實患上腦瘤後,一般治療方法包括進行切除手術、電療及化療,但病人的腦瘤一旦不幸復發,即使再接受上述常規治療,成功率也十分低。瑪麗醫院自一九九六起首次在本港採用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復發個案,方法是先抽出病者部份骨髓以冷藏保存,當病者完成化療後再將血幹細胞注入病人體內,至今共有七名病人接受有關手術,其中四人成功被救活。

現年二十一歲的康元就是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的病人之一。十多年前,他經常無故嘔吐,最嚴重一日嘔吐七至八次,但他及家人當時均以為嘔吐是因為經常喝凍飲,令腸胃不適所致。輾轉求醫後,他才被確診患上腦瘤,接受電療及化療後卻再復發。幸而,他在七年前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後,身體現已回復正常,可像常人一樣打籃球,甚至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