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05年,在此先祝各位《蘋果》讀者事事順遂,心想事成。今年筆者將繼續在此為各位剖析個人對滙市的看法,雖然沒有水晶球,不可能保證所作的預測必然準確,但仍希望能維持過去兩年的水準,增加大家投資於滙市的勝算。
上周滙市變化不大,一如所料,歐元的表現仍可用「一枝獨秀」來形容,而筆者上周已不厭其煩地找出了歐元值得看好的部份原因。筆者相信,歐元在新的1年仍會有好表現,估計今年首季便有機會挑戰1.40美元的重要心理關口,反而英鎊能否一如筆者之前所估計般衝擊2算美元,筆者的信心則沒有那麼大,主要原因是英國樓價見頂已是彰彰明甚,恐怕會對經濟增長帶來障礙。
暫時來說,筆者仍看不到有足以令美元扭轉弱勢的誘因,尤其是美元的持續跌勢,很明顯是布殊政府大開綠燈所致,而市場亦認同美元下跌是解決龐大經常帳赤字的其中一種可行手段,故在美國貿赤和財赤有縮窄迹象前,我仍認為入市應以沽售美元為主。尤其是我們根本不可能知道美元會在哪一水平才正式見底,與其嘗試為美元摸底,做一些難度如此高的事,倒不如搭一兩轉順風車,相信贏面更加大。若擔心追買歐元會摸頂,不妨將止蝕位定遠一點,又或者待美元反彈時才入市高沽,以增加勝算。
除了要觀察美國雙赤有否改善外,筆者相信各國調整外滙儲備比重的步伐,將會是主宰今年滙市走勢的另一項重要因素。美元的弱勢將會引發骨牌效應,促使更多國家減持儲備中的美元比重,而日益被市場受落的歐元則可望因而受惠,形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局面。
當然,美元下跌的速度若過急,將難免挑起全球金融市場的恐慌,並非只有美國當殃,故若市場對美元的前景過於悲觀,而美元又跌勢難以遏止的話,我亦不排除會令歐日央行聯手干預的機會,故當美元跌至一些較重要的心理關口,如跌近100日圓,又或者歐元升破1.39美元後,投資者會要加倍小心,最佳做法當然是減少手上持倉量,以免真的發生干預時走避不及。
不過,除非各國央行接二連三地攜手阻截美元跌勢,我相信美元弱勢仍不易扭轉,若美元因個別央行干預而出現反彈,將會是趁高沽售的好機會。當然,要吸納外幣亦要曉得選擇,正如去年大部份時間要買英鎊,但踏入12月則要避開英鎊而買歐元一樣。去年初英國經濟未有衰落迹象,再加上有高息支持,自然是外幣中的佳選,但其後英國經濟疲態已露,加上升幅又大,其吸引力自然未能與歐元相提並論。
總結而言,歐幣中歐元可以看高一線,若要逆勢博美元反彈,反而可以考慮沽英鎊。認清楚貨幣的強弱,在決定揸沽對象時,自然可事半功倍。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