洩有毒重金屬 團體促設回收<br>港年棄逾億枚電芯或變「化武地雷」

洩有毒重金屬 團體促設回收
港年棄逾億枚電芯或變「化武地雷」

【記者黎國剛報道】有否想過一枚在泥土爛掉的大電芯可以是「化武地雷」,其洩漏的重金屬足以令一平方公尺土地永久失去價值。地球之友指出,香港每年丟棄多達一億二千萬枚電芯,幾乎全部沒有妥善處理就送到堆填區。該會促請政府及業界盡速設立電芯回收制度,並呼籲消費者改用可再充電的電芯。

數量與美國相若
地球之友於去年十一月與德貞女子中學共同進行問卷調查,成功訪問近六百位十一歲至四十歲的市民。結果發現,七成受訪者稱若有電芯回收活動,必會支持及參與;只有不足一成人表示不會。問到為何不使用再充電電芯,六成回答的受訪者中,五成多人指不方便,另近三成人稱是因為價錢貴。
該會引述環保署數字指出,港人每年丟棄的電芯多達一億二千萬枚,其中八至九成為即用即棄電芯,其餘的才是再充電電芯。該會又引述業界統計稱,今年預計賣出的即用即棄電芯達八千五百萬枚,較去年的八千萬枚增長百分之六。
地球之友環境事務經理朱漢強批評說,本港市民人均每年丟棄電芯的數量與美國等消費大國相若,但美國及歐洲很多國家已設立回收電池的制度,不讓電池輕易流入堆填區。相反,本港既沒有回收機制,部份市面有售的電芯,水銀含量甚至達到百分之○點○二五,遠超歐盟安全標準五十倍,反映政府政策落伍。

應改用充電電芯
該會環境事務主任黃品雅補充說,現時不少充電電芯的充電時間已經縮短至少於一個小時,而一枚充電電芯的價錢雖然平均較即用即棄電池貴五倍,惟按使用量計算,長遠而言再充電電芯更便宜。
因應政府計劃於今年三月推出回收電池計劃,地球之友促請當局及業界盡速設立電池回收制度,回收即用即棄及可再充電電芯,並呼籲消費者應盡量改用充電電芯。

市民把電芯當家居垃圾扔棄,被送往堆填區,一枚電芯洩出的重金屬足以使一平方公尺的土地永久失去價值。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