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汽車沿着公路前進,迎風而來透進車廂的是一陣陣中人欲嘔的惡臭;從車窗外望,除了是倒塌的房屋和大樹外,便是一個個堆滿用黑膠袋包裹屍體的土坑;河流漂浮着的是一具具發脹的腐屍。這恐怖的情景綿延十公里沒有轉變過,這就是我們踏足今次海嘯災難中死亡人數最多的印尼亞齊省,原來「鬼域」就在這裏。 記者蕭宇、林熊印尼直擊
在棉蘭滯留了兩天,記者昨日終於可以乘坐印尼軍方運送物資的軍機到達亞齊省,這個省的死亡人數可能高達四十萬,現時多個國家的搜救隊及救災團體,包括中國、台灣、新加坡和一些佛教組織,都暫時在軍用機場紮營暫住,然後部署深入災區展開救援的行動,以及安排災民離開。
記者隨着台灣醫療隊乘坐汽車前往距離場機十公里的一個災情嚴重的小鎮,這個鎮原有一千二百人,在海嘯中死了七百人。我們沿途所見都是滿目瘡痍,堆滿着倒塌房屋和大樹混成的泥濘小山丘,可以想像下面不知埋着多少屍體,最後可能都要與枯木同朽。
據當地人說,幾日前路邊都是一具具洪水沖來的屍體,經過初步清理後,留在路邊暴曬的屍體經已減少,轉而是一個個就地發掘的土坑。軍人將屍體用黑膠袋草草包裹,沒有經過辨認便拋下坑內,就如我們所知的亂葬崗一樣,由於沒有經過消毒,臭味沿途不斷吹入車廂,有人忍耐不住,即時嘔了出來。
沿途可以見到軍人持着長槍在路上站崗,維持治安。不久,我們到達亞齊省最大市鎮的班達亞齊,這裏曾經被海嘯洪水淹浸過,雖然現時經已水退,但仍然留下不少滿是污水的水潭,全城沒有一幢完整的建築物,環境相當惡劣;城裏一條河流,一具具發脹的腐屍不斷在眼前漂過。
現時,災民都被安置在高地,他們雖然可以避過洪水,但轉而要面對的是傳染病和傷患的侵襲,有一些受傷的災民,由於沒有經過適當治理,傷口開始腐爛,如果沒有醫療隊到來,但們唯一的結果就是等死;而醫療隊替傷者治理時,由於藥物有限,須在沒有麻醉下做小手術,聽到傷者的痛楚叫聲,真是不寒而慄。
三名印尼人徒步走了一百六十公里從札朗市災區逃到班達亞齊,他們對華盛頓郵報記者說,沿路見不到一個生還者。
三十歲建築工人穆罕默德跟另外兩名同伴,在海嘯翌日逃難,多日來見到的只是一個又一個被大浪夷平了的村落。他說:「我已記不起走過了多少個村落。所有建築物被摧毀,屍骸遍野。」
穆罕默德說,他們每發現一間仍未完全塌下的房屋,都會上前查探是否有生還者,但五日來一個也找不到。由於沿路不少道橋都被海浪沖毀,他們往往要游泳或涉水過河。穆罕默德說:「有時我會在山上睡,有時會邊走邊睡。每次睡覺,都會嗅到陣陣屍臭。」他們沿途吃的是椰子、香蕉,千辛萬苦總算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