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機的設計可分為三大類:三槍式的CRT,液晶式LCD和晶片式DLP。CRT由於體積大,售價貴,已逐漸被市場淘汰。真正主流的,只是LCD和DLP而已。選購時,只要大家能設定預算和按照如下事項,保證能買到合適的心頭好:
1.亮度。由於一般家居的裝修均非「全黑」,部份用家亦喜歡在着了燈的情況下欣賞電影。故亮度較高的投影機會較有能力去克服光亮的環境,提供足夠的畫面亮度。在全黑的情況下,700流明(lm)的亮度便很足夠。但若在一般非「全黑」的家居中,經驗告訴我們,1200-1500流明,才夠應付。
2.解像度。解像度直接影響畫質的好壞,愈高愈好。目前,入門版萬餘元的投影機,解像度已達1024×576或1280×720。至於高級的機種,更可達1920×1080。
3.對比度。這是黑白灰階的分析力系數。對比度愈高,畫面光暗的層次變化便會愈清楚幼細,立體感愈強。基本而言,1000:1是一個理想的起平點。不過,由於DLP和LCD先天設計上的不同,各有不同的優劣,並不能單靠數字定論。如LCD的白階對比度會較佳,DLP的黑階對比度會較好。
4.色階。色階愈大,顏色分辨力愈強,分析力愈精細,變化和銜接更自然逼真。目前,入門版的投影機已進入以10bit晶片重組紅(R)×綠(G)×藍(B)三原色,高達十億七千萬色彩變化的新紀元。
5.輸入端子。最新的視頻端子是對應純數碼傳輸的HDMI和DVI端子。用了它,數碼雜訊和失真最少,畫質保真度最高。但傳統模擬式的視頻端子,如色差,S-Video和複合同軸單端,仍有其實用性。例如,聯接錄影機,電視廣播這些未有HDMI?DVI端子的器材時,便可大派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