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場世紀海嘯為南亞各國帶來毀滅性災難,重災區之一的印度東南沿岸經濟中心晨奈(Chennai),本來是旅遊勝景的迷人海灘,一剎那間被完全摧毀,海灘上數百間零售檔只剩一片頹垣敗瓦;在海灘旁生活的居民,能夠保住性命的,只能依靠政府部門一天派發三次的物資過活,居民爭相領取食物、開水及毛氈等物品的混亂場面,見證了災民無助,以及對天災的無奈控訴。
正於晨奈市海岸線協助救援工作的印度政府部門CorporationofChennai一名工程人員KishnomurThy昨日向記者表示,印度南部一帶屬海嘯的重災區,但估計該市等援救的災民仍多達二萬五千人。自上月二十六日至今,部門已在瑪利納(Marina)海灘駐紥,每天早午晚派發食物等救援物資,並協助住處已被摧毀的居民搭建暫住帳篷,居民稍後的遷置問題,現仍未有解決方案。醫生亦已駐紮於區內,為災民診症及派發治療發燒等藥物。
記者昨午在現場所見,災民領取派發物資的情況極度混亂,工作人員分站於物資貨車車斗上,分別向居民送上白米、袋裝淨水和熟飯,補給物資還有禦寒的毛氈。有的急不及待領取物資的災民,幾乎急不及待攀到車斗內,被警員以長棍呼嚇,才肯退下來。原來包裝得完好的白米,不少未送到災民手中,包裝已被爭搶物資的手撕破、灑滿一地。
在災難的環境中,生存幾乎是沒有尊嚴的:一碟碟熟飯到手的災民,顧不得狼狽形相,匆匆以手抓起熟飯送入口中;在難以預知明日發生甚麼事情的心境中,災民對物資更顯珍惜,不論男女老幼紛紛俯身,以長袍前襟盛回散滿一地的白米;亦有災民索性直接向記者等外來人士討錢討食物。
原是遊客及本地人聚集的瑪利納海灘,仍見有少數當地人在呆望無際的大海,微微的海浪拍打向岸的情景,教人猶有餘悸,海灘上空盤旋着一群群烏鴉,更使氣氛倍感蕭索。海灘上擺置數百個零售檔的大型市集,只剩殘存的破落形骸,遊人只能踏在細沙中,感受市集原來的繁盛模樣。不過,仍有部份商戶未見放棄,努力以工具挖掘自已攤檔的遺址,企盼於泥濘般的濕沙中,渺茫地尋找原屬於他們的貨物和財產。
記者李家皓、蔡建豪印度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