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地震觸發世紀海嘯,死亡人數逾10萬,受傷及失蹤者更是不計其數,全球各地都發起賑災籌款,亦有志願人士趕赴災區施援,場面感人。但那邊廂,金融市場亦不斷盤算災難將為市場帶來甚麼樣的影響,以及有甚麼獲利機會,與前面的情景比較,似乎偏於冷漠,少了人類應有的同情心、慈悲心。
不同的兩幕,正好反應「感性」與「理性」的不同與矛盾,然而,在投資場上,成功的投資者又必須認清兩者的不同,並作出完全不一樣的處理。
投資市場經常風起雲湧,多年來都不知出現多少次「地震」與「海嘯」,能成功避過一劫的,除了是那些因個人理由沒有參與當時的市場(如出外旅遊),便是那些能把感性與理想分得清楚的投資者,市塌下來,不管有甚麼不想沽貨的理由,都要壯士斷臂,保存實力,理性戰勝感性。相反,大多數股民在這些情況,都有上千個感性的理由,繼續持貨以致溝貨,損失慘重,因為感性贏了理性。
投資場上只有贏輸之別,沒有情感的勝負區分。今次世紀災難,金融市場慷慨解囊者大不乏人,這是一個正常人應有的感性表現,但卻完全不應與以理性在投資場上馳騁有任何衝突。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