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各大銀行和工商業在準備踏入21世紀的時候對電腦千年蟲的擔憂和一連串的有關解決部署,不經不覺這已是4年多前的事了。踏入2005年,本港體壇又要面對兩個大型體育比賽的挑戰,分別是十月份在江蘇省舉行的中國全國運動會和十一月份在澳門舉行的東亞運動會。
回顧2004年本港體壇相當熱鬧,當中最令人回味的首推乒乓球孖寶:李靜和高禮澤在2004雅典奧運會上奪得香港回歸以來首面奧運會獎牌的過程,當時在電視直播這場香港對中國的男雙決賽,便吸引了近兩百萬觀眾。自此李靜和高禮澤便成為很多年輕人的英雄偶像,而乒乓亦成為席捲全港,最受歡迎和吸引大批青少年學習的運動項目。
對中國體壇來說,2004年可算是豐收年。在雅典奧運會取得了32面金牌,再次刷新了2000悉尼奧運創下28面金牌的紀錄,獎牌排名榜更首次超越俄羅斯而排在首名的美國之後。當中,來自上海的劉翔,在以平世界紀錄成績為中國奪取了奧運史上首面田徑短距離競賽金牌後所說的一句:「誰說黃皮膚的不能跑在黑人前面?我就是證明給他們看!」,成為一時佳話。這次震撼性的成績,令中國全國人民感到無限光榮和自信,他們更期望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能夠超越美國而成為體壇一哥。這個期望間接給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增添了無限的壓力。試問在自己國土上舉辦奧運會這項盛事,運動員的成績能夠容許退步嗎?但要超過32面金牌甚至壓倒美國是項極艱鉅的任務,但無論如何,全國上下的競技體育工作人員,包括教練和運動員,已接受了這項挑戰,並積極按照計劃和部署,朝着2008北京奧運奪標之路進發。
香港精英運動總不能脫離中國內地競技體育發展的策略和趨勢,更不能跟周邊亞洲各個對手國家的發展脫節。要跟強手抗衡,首先必須要自強,把現有的資源和條件加以強化整合,同時繼續推動各專業人才和團體的合作互助精神。回歸前李麗珊在1996年阿特蘭大取得香港首面奧運金牌,到回歸後乒乓球孖寶的第二面奧運獎牌,已證明了香港精英體育的實力。面對2008北京奧運,香港健兒亦已經準備就緒,全力以赴,為香港體壇再創高峯。在此,祝願大家2005年事業豐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