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世紀奪命海嘯,不但造成重大人命傷亡和財物損失,還破壞了一些重要古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周四指出,受災國家中至少有五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點,遭到海嘯破壞,UNESCO將派人前往評估損毀程度,然後才決定採取甚麼拯救行動。
總部設於法國巴黎的UNESCO指出,受海嘯破壞的五個世界遺產中,有兩個位於印度,兩個位於印尼,餘下一個位於斯里蘭卡。它們分別是:
加勒古城及城堡:這座位於斯里蘭卡的古城,是十六世紀由葡萄牙人建立,古城及城堡糅合了歐洲建築和南亞的傳統特色。古城於一九八八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位於印度科羅曼德爾海岸的一群石雕聖殿,由印度帕那瓦王朝君主在七和八世紀設立。古迹群於一九八四年獲列入名錄。
科納拉克太陽神廟:同是一九八四年被列入名錄,臨近印度孟加拉灣,是在十三世紀興建,供奉印度教的太陽神蘇利耶。
烏戎庫隆國家公園:一九九一年被列入名錄,由印尼烏戎庫隆半島和數個島嶼組成,公園內有火山、低地雨林,飼養或栽種了數種瀕臨絕種的動植物。
蘇門答臘熱帶雨林:去年才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由三個國家公園組成,公園內有很多罕有的動物和植物,部份更是瀕臨絕種。
這五個世界遺產均受到海嘯不同程度破壞,可幸的是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中一座古廟仍屹立不倒,因為當局在一九七八年曾興建了一幅石牆,阻止該廟遭風雨侵蝕。
UNESCO表示,將會派人前往受影響的世界遺產,「評估損毀程度和決定採取甚麼修復行動」。UNESCO也將會優先延長那些與監察印度洋地區海嘯和地震有關的研究計劃,並「教導人們如何準備和處理這種天災」。
UNESCO總幹事松浦晃一郎已致函泰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馬爾代夫和斯里蘭卡的國家元首,就這次天災造成的破壞表達「深切悲傷」。
法新社/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