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年?我不曉得新年是甚麼,我不想提起。」法國籍香港居民NicholasDebray在大海嘯中失去了五個月大的兒子,失去了八十歲的祖母,新年應該快樂,但他和世界上許許多多痛失家園的人一樣,再沒有心情慶祝。世界各地大城小鎮在大除夕夜以不同形式迎接2005年的來臨,在面對新的一年新的希望之際,也為巨災中的死者哀、為生者祈福。 記者:蔡元貴
都說元旦是新希望新生活的開始,對於大海嘯死難者家屬和無數災民而言,二○○五年的元旦選擇在這個時候到來,實在太過諷刺。許多國家,許多人,索性不慶祝新年。災區亞洲,泰國多處取消了除夕倒數活動,在重災區布吉,大型商場CentralShoppingMall舉行了一個燭光集會,悼念死難者。
參加者手執一支白玫瑰和一支蠟燭,氣氛沉重。主持人簡單致辭後,全場默哀兩分鐘,寧靜的空氣中,有人低頭飲泣,有人默默祈禱。大會然後播放《CandleInTheWind》,哀愁的旋律縈繞着偌大的露天廣場,歷時半小時的集會結束後,與會者把蠟燭豎立在水池旁邊,燭光與哀思一起晃動。
在大海嘯中死裏逃生的香港孔氏夫婦也出席了燭光集會,孔先生是潛水教練,災難發生時與太太及朋友一行四人在Kata海灘,幸好都能及時逃脫。逃過災劫,卻逃不過哀傷,孔先生和左手傷口縫了十針的孔太除夕夜有這樣的祈求:「希望世界上以後都再冇天災。」
數以百計旅客在醫院度過除夕夜,這裏沒有新年,「新年?我不曉得新年是甚麼,我不想提起。」二十八歲的法籍香港居民NicholasDebray一家九口在布吉度假,海嘯後剩下七人,他和妻子除夕夜躺在曼谷一間醫院的病床上,接受通訊社訪問時還在痛哭。
當時針指向凌晨零時,身在布吉的香港入境處職員David透過手提電話接通了在港的家人,向她們說了一句新年快樂。David說,今年的新年願望最簡單,「搵番晒所有香港失蹤者返屋企,等佢哋可以同家人團聚。」這樣的大除夕讓人百感交集,中國駐宋卡領事館總領事華錦洲說:「今年除夕特別悲痛,我想是最難忘的除夕了。」
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元旦慶典,也改為哀悼地震和海嘯死難者的活動。在大地震源頭印尼,當局決定取消大除夕的煙花滙演,大批逃離亞齊省的難民,在軍方設於棉蘭的帳篷中等待前途未卜的新年。印度總統卡拉姆取消每年例行的新年晚宴;斯里蘭卡的科倫坡希爾頓酒店也取消除夕舞會。
馬來西亞更取消所有官方慶祝新年活動,改為替死難者祈禱,並促私人機構跟隨政府悼念活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呼籲國民低調慶祝新年,煙花表演也臨時取消。
在香港,昨晚大除夕的倒數活動人數明顯較前一年少。天主教香港教區多個教堂昨日均有舉行除夕感恩彌撒,大災難成為彌撒禱文的主題。九龍太子道聖德勒撒堂有六百名教友為死難者默哀,為失蹤者祝禱。駱鏗祥神父說,過去一年發生許多不如意事,不過也有值得慶幸的事,「災難之中,我哋睇到人與人之間彼此照顧,生命好脆弱,我哋學會珍惜生命,學會點樣活得更有意思。」香港不少在時代廣場和蘭桂坊迎接新年的市民,慷慨捐助災民。
同一天空下,人們同感悲痛。澳洲悉尼舉行的除夕煙花滙演如期舉行,但在滙演前則為南亞海嘯死難者默哀一分鐘。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將不再有以往喧囂熱鬧的元旦慶典,取而代之是將大道旁四百棵樹與協和廣場的八十支路燈燈杆繫上黑紗。
受海嘯影響最嚴重的歐洲國家之一瑞典,宣布二○○五年一月一日為官方哀悼日。英國倫敦泰晤士河除夕時仍舉行大型煙花滙演慶祝新年,但倫敦已決定將新年慈善募捐的四分之一款項獻給海嘯受害者。德國則號召國民省下今年用來買煙花爆竹的錢,捐贈給海嘯受害者。柏林的勃蘭登堡門周遭的旗杆上下了半旗,活動主辦者打算在新年倒數計時前默哀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