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胡溫將面對反抗怒潮

美國之音:胡溫將面對反抗怒潮

二○○四年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執掌黨政軍大權的第一年。「美國之音」引述專家,批評胡錦濤及總理溫家寶在過去一年,沒有展開「以人為本」的人本施政,雖對老百姓有小恩小惠,但在開放言論及懲治腐敗上,表現差劣,胡錦濤來年面臨的最大危機,將是內地一浪接一浪的弱勢群眾反抗運動。

遏制言論反腐不力
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的胡錦濤,二○○二年底接任中共總書記,翌年三月高票當選國家主席,去年九月又接替江澤民出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美國政府資助的「美國之音」指出,對胡錦濤來說,過去兩年非常重要,是確立其政治、經濟及外交政策及政府形象的關鍵時刻,而在剛過去的二○○四年,胡錦濤新政的基本面貌已更清晰地顯露出來。
「美國之音」引述觀察人士指出,二○○四年的新政是以「以人為本」開始,卻沒有全面展開。胡溫在執政為民上,雖有些小恩小惠,但這並不足以抵銷他們在控制言論、打擊知識分子上所留下的糟糕印象。另外,「美國之音」又批評,在反腐問題上,胡溫表現不能令人滿意,不僅在懲治腐敗上沒有較大的動作,就連對體制內反腐官員的保護,也做得不夠(這顯然是指福建連江「反腐」縣委書記黃金高,他因披露官場腐敗而遭同僚打壓報復)。

弱勢社群不斷擴大
「美國之音」又引述分析人士指出,經濟體制改革導致整個社會利益集團的重新分配,令弱勢社群不斷累積和擴大,並展開群眾性的反抗活動,而這正正是胡錦濤面臨的最大危機。美國翰密爾頓政治學教授李成說:「我們知道,今年(二○○四年)早些時候,中國《瞭望》雜誌公布了去年有五萬八千宗抗議活動,這說明有很多人對共產黨的領導,或者對腐敗現象,對經濟政策上的一些問題、失業率、社會保障問題等等有很多不滿。」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