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相當美好的一年,樓股皆升,失業率下降。2004年也是我豐收的一年,不算大豐收,因為我已變得很保守,完全不借錢投資,無法享受槓桿作用。2004年,我重點持股為滙控(005)、嘉國(173)、嘉建(027)、新世界(017)、美聯(1200)、中國人壽(2628)、中銀(2388)、中石油(857)及不久前買入的思捷(330)。
滙控是我的長期愛股,至今為止,恒生指數仍未創歷史新高點,但滙控已一再創新高。嘉國是守得雲開見月明,過去十多年,每逢股市低潮時,我就入場買嘉國,耐心地等股價狂升,然後全部買掉,再等下一次機會。目前手上的嘉國,有的持有3年,有的持有兩年。
嘉建是意外之財,手上兩批嘉建,一批是當年持有嘉國獲得免費配送,另一批是數月前嘉建股價突然異動,升破9毫時追入的。我也沒想到嘉建的上升動力如此之強,在股價升破2元後,我建議大家如果手上無股,不應再追,低估了,真不好意思。不過,今日我依然會這麼對你說。炒賭業概念股與到澳門賭大小沒多大分別,我入市早,可以安心的持有,你高價買入,晚上睡不好覺。
新世界也持有好一段日子,從3元開始,後來供股時再額外認購別人棄供的股,後來,新世界雖有紅灣半島事件的打擊,但只是少賺一些錢,沒損失,依然看好。
買入美聯是因為我是中原城市指數研究組組長,每個星期,中原地產會將他們經手的大小樓盤成交資料交給城市大學來制訂指數,看過中原的成交紀錄,我知道中原賺大錢,中原賺大錢,美聯不可能不賺錢。
國壽與中銀都是在上市第一天買入,這兩隻股都是中國金融業的一哥,我買股一定買龍頭股。買中石油是因為美國股神畢菲特是我的偶像,偶像買的股我豈能不買?
思捷早於2002年就想買,但三心兩意,錯失了低價入貨的機會。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