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撮錄自港台文教組及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合作的「投資有道理」節目第五集,節目已於12月13日(港台第五台)及12月18日(港台第一台)播出。
(主:Sally,夏妙然;田:田北俊─立法會議員)
主:你有何投資心得?
田:這幾年我在政壇的時間比在工商界多。年輕時跟爸爸學做生意,製衣廠的模式較簡單,接下定單後計算一下成本,利潤雖微,只有約3至5%,但幾乎穩賺。這類製造業投資雖然辛苦,但勝在薄利多銷又穩當。後來香港經濟轉型,加上自己亦沒有時間,製衣業的生意已經沒有做了,現在主要投資在地產、酒店等項目。
投資地產的風險可以很大,投資期可以長達4至5年,建成之後樓市是好是壞、可以賣甚麼價錢、賣出多少個單位,都講求眼光判斷。此外,亦要特別注意宏觀因素,例如香港以至環球經濟的前景等。
我在政界工作,所以特別留意布殊成功連任的影響。由於估計他的中東政策及財政政策將不利於美元,美金可能持續疲弱,所以跟美元掛鈎的港元資產就應該作特別安排。
又例如日圓最近走勢持續強勁,日本有機會解決困擾當地經濟十多年的銀行業問題,所以日本銀行業的復甦可能又是一個賺錢的機會。
我會不時留意這些海外投資機會,但普羅大眾卻未必可以做到。
主:你如何看風險呢?
田:這麼多年以來,我經歷過不少失敗的投資經驗,現在不會再有用1元來賺3、4元的心態。如果投資目標只是用1元賺幾毫,在市況逆轉時就會穩健得多。
我現時主要投資於香港地產,其餘的全都放在銀行或買一些高息藍籌股,保本概念多於升值。
在香港投資了30多年,香港的經濟有上有落,往往可說是有危就有機。例如沙士期間零售業由3月至6月都沒有生意,而我所投資的酒店入住率亦很低。如果我可以在那時買下多些物業投資,算起來現在最少已有1倍的升幅。這就是有危有機,但都要視乎自己的負擔能力,因為在危機中情況可能惡化,如果資金不足,市況再差一兩年的話,就有破產的可能了。
註:本節目逢星期六晚上8時30分在港台第一台(FM92.6-94.4),及星期一晚上9時30分在港台第五台(AM783)播出。港台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