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反映美元兌一籃子貨幣滙價的美滙指數今年將步入連續第3年下跌,是七大工業國(G7)1987年達成羅浮宮協議(LouvreAccord)之後最長下跌期。
截至周三,聯邦儲備局編製的美滙兌主要貨幣加權指數今年來累計下跌6.2%,是連續第3年下跌。G7在1985年達成巴拉沙協議(PlazaAccord),表態歡迎美元下跌,美元自此展開為時3年的下跌趨勢;到1987年,G7舉行羅浮宮會議後,警告美元進一步滑落將損害全球經濟增長,方才結束美元的長期跌勢。在本月27日,該指數曾滑落至79.47的9年低位。
歐元兌美元在連續5個交易日創歷史新高後,昨日回順,低位曾挫至1.3575美元,跌0.32美仙;紐約早段,歐元報1.3595美元,跌0.12美仙。
美元兌日圓窄幅上落,低位一度見103.50日圓,跌0.36日圓;紐約早段報103.58日圓,跌0.28日圓。
交叉盤方面,歐元昨天受技術因素帶動一度升0.31日圓,漲至141.61日圓的紀錄新高;但其後升勢不繼,紐約早段報140.48日圓,倒跌0.83日圓。
雷曼兄弟外滙策略主管麥考密克指出,美國經常帳赤字屢創新高,美國資產對外資的吸引力下降,以及美國聯儲局和財政部官員暗示樂見弱勢美元,皆是美元持續下滑的原因。
雷曼預測美元在未來12個月內將跌至90日圓,而歐元將升至1.40美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