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05港股趨勢仍向上

英之見:05港股趨勢仍向上

很不喜歡晒貼士版,白銀升勢原本不俗,一個唔該一日內打回原形,筆者和身邊戰友一場歡喜一場空,又再重新開始。
連帶運氣也轉差,看錯短線恒指走勢之餘,無端白事又傳出美國證監正式對中國人壽(2628)展開調查,時機之巧合可謂一絕,下次打開話匣子,還是選用其他題材。
在投資市場中經常犯錯,其實不必介意,但絕大部份的錯誤,都是發生在原本順風順水的日子裏,最大原因,應是心態上鬆懈下來,每次認叻認唔切,代表心神上不夠集中,容易出事,並非全部都是運氣關係。
因為市靜,承接力不大,大市昨日尾段急速的下滑,未必可以作準。不過出現了這種意料之外的走勢,不宜貿然再逆市而行,暫時不應加注,反正今天是半日市,觀察一會才認真定去留也可以,更加適宜的做法,其實是酌量減持,以防萬一。
當然如果不是着意短炒,不用太過着緊,筆者仍然認為05年整體趨勢是向上,資產膨脹的速度,在04年相當快,不過依然尚有空間。
很多香港人對投資市場仍是冷感,被2000年的浪潮打擊太深,單看領匯招股的申請人數,便知道香港人好戰情況不及當年。

通脹重臨資金尋出路
這些保守派人士,可能永遠死守銀行存款,事實上,目前已是零利率的環境下,香港銀行的整體存款仍是相當驚人,反映這一類人並不少。江山易改,這些人大丈夫,話不出就不出,繼續冷感是正常預計,但筆者認為,明年已有誘因,令更多人重新思考資金的出路。
最重要的改變,是通脹的重臨,中國將會由輸出通縮,變成輸出通脹。過去一年商品價格勁升,已經正在反映中國人的購買力,成本上漲,商人遲早一定會將成本轉嫁消費者,香港一些公用事業,正在醞釀加價已是一例。
香港的情況,可能比其他地方更顯著,以樓市為例,走勢不再單是反映香港經濟的榮辱,而是需要額外計入來自中國的購買力。今次通脹周期是以資產價格先行,稍後會在民生層次反映,現金不再是王。
由於有不少人心態上尚未調節,因此資產價格仍有水位,這是筆者認為弱美元利好港股之外,另一個主要的看好理由。短期走勢不對勁,但策略一定是候低吸納,不能看得太淡。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