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布將制訂《反分裂國家法》,引起海內外輿論極大關注。從北京的角度看,這部法律實際上說的是:你不獨,我不打,應該理解為北京更希望保持台海兩岸的現狀。也就是說,如果台灣沒有實質性的台獨,兩岸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可望和平共處,哪怕台獨的聲音大一些也沒關係。
北京權威人士指出,北京雖然一直講統一,但實際上並不焦急。近十年來,兩岸交流不斷增加,北京現在已更了解島內民意,台灣幾次選舉也昭示民意取向,北京認識到「一國兩制」與島內的現實還有差距,正常情況下統一不是短期內可以完成的。
權威人士分析,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保持現狀也許對大陸更有利。實現統一對大陸的好處,主要有幾方面:對領導人而言,這是實現大一統傳統的千秋偉業;對國民,可極大的鼓舞士氣;最主要還是戰略作用,因為台灣地理位置對大陸國家安全極重要,統一可以阻止或避免台灣成為敵國封鎖自己的橋頭堡或「不沉的航空母艦」。從目前香港的模式看,統一並不會給大陸帶來特別大的經濟利益。
保持兩岸的現狀理由有:在現代戰爭中,台灣的戰略地位已經沒以往那樣重要了;由於中國近年的經濟發展,在「九一一」前已被美國視為主要的潛在敵人。現在拉登、伊拉克乃至伊斯蘭世界,分散了美國對中國的敵意,但「中國威脅論」並沒徹底消除,台灣問題一直是美國牽制中國發展的重要棋子,也是讓美國人覺得中國並沒有那麼強大、那麼有威脅。
因此,對中國而言,台灣問題是向美國示弱,減少美國對自己的敵意和戒心,減少美國在中國至關重要的能源問題上掣肘的重要棋子。
從這個角度講,島內台獨聲音大一些,讓美國覺得中國的麻煩不小,也許對中國更有利。
但中國的傳統觀念終究非常重要,台灣一旦真有實質性台獨,任何領導人都背負不起坐看國家分裂的罪名,民意也不會允許他們坐視不理。再者台灣的戰略地位雖然有所減低,但對中國而言仍是非常重要,所以往後陳水扁要真的做台獨之事時,大陸還會有《反分裂國家法》以對應。
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