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之後,其中一個話題是警報系統的不濟。不少人認為是因為南亞國家經濟能力有限,所以釀成慘劇,但筆者認為這種看法,是過份迷信科技,以及高估人類的能力。試看近年的天災,日本、台灣是富裕的地方,警報系統一樣也是無能為力。
閒話表過,回說大市,恒指進一步逼近高位,但整體氣勢仍未夠勁,主力只是長和系,不過維持最近一貫看好的立場,美元、美股的走勢都利好,希望近日走勢相對呆滯的結果,是忽然出現一個爆炸性的突破,應該不難有三至四百點的短期升幅。
原材料股走勢稍為好轉,其實是理所當然,但亦再一次引證,還是簡簡單單買商品期貨最好。可能表面上已不便宜,不過組合中加入原材料股份的主要理由,是博市場原來的假設太保守,由商品價格推動股價及盈利雙雙突破,而且還要以防萬一,一旦美元跌勢失控,也可作一個對沖。
現在走勢似乎剛剛起動,就算短炒亦有值博率,是優先考慮的對象之一。筆者有另一些朋友坐言起行,當日沽出中鋁(2600)的認沽期權,回報不高,但勝在贏面較大。
筆者不時介紹不同的出擊渠道,其實自己也是邊試邊做,不過就算只是「雞仔注」,最好都落場一試,實踐會縮短學習的過程。
純計技術走勢,首選對象是中國人壽(2628),能夠堅守在5.35元之上,反映承接力甚強。周大福配售所帶來的沽壓,應該已是七七八八,認股證2143到期,引發的另一道沽壓,最遲在兩日內完結,不錯其他策略性投資者,是有減持的機會,但這個陰影沒有可能長久不散。
股價短期受壓,正是入市的機會,如果看法不差,這兩天是有買趁手,當然6元會是一個極大的關口,似乎不易克服,不過中國人壽有股票期權,懂得運用,可以增加回報。
以筆者縮骨及知足的性格,率先考慮的,又是沽出認沽期權,只可惜波幅甚窄,期權金吸引力一般。比較進取的話,應該買入認購期權,一月甚至二月的5元認購,溢價都相當之低,對比買入正股,節省下來的手續費已經值回溢價。發行商在認購證到期之後,尾市明目張膽大手沽出正股,是有運作上的需要,卻會令客仔心淡,股票期權市場做不大,反而比較公平。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