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招商局國際(144)昨日落實以55.7億元(人民幣.下同),入股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改制後的股份公司30%,成為第2大股東,藉此搶先參與上海大小洋山港項目。招商局昨午停牌前報14.1元,升1.81%。今日復牌。
招商局公布,上海市國資委及招商局等5家發起人昨日在上海簽訂上海港務股份公司的成立協議。上海國資委、招商局、上海同盛投資、上海國有資產及上海大盛資產,依次持有股份公司50%、30%、19%、0.5%及0.5%。
上海港務股份公司的註冊資本達185.69億元,招商局按比例,以外滙現滙出資55.7億元,其他股東以持有的上海國際港務集團的淨資產作價投入。
根據上海國資委批准的中國獨立合資格評估機構的估值,獲注入上海港務的資產在7月底的價值為129.98億元,而除招商局外的四名發起人股東將獲發129.98億股,約佔上海港務股份的70%;招商局的認購價是參考有關估值。招商局支付的55.71億元,其中約20%至25%由集團內部資源支付;約75%至80%向外借款。
根據中國會計制度,上海港務(未剝離不注入資產)截至今年7月底止資產淨值146.97億元;而截至7月底止將剝離的資產帳面值為24.08億元。上海港務截至02年12月底止純利7.407億元;03年度純利則為11.13億元。
改制成為股份公司之前,上海港務集團的註冊資本僅50億元,持有A股上市的上海集箱,兩家公司負責經營上海大小洋山港一期,分別持股49%及51%。故招商局可以透過入股上海港務,參與大小洋山港項目。洋山港一期有5個泊位,明年底建成啟用。
招商局表示,入股上海港務後,由現時至06年,招商局旗下的碼頭,每年平均有15個新泊位投入使用,至06年將達到110個泊位,集裝箱總吞吐量可望達到3700萬個標準箱,在全球獨立港口營運商中位列三甲。
一名外資航運股分析員表示,上海是中國重要的航運樞紐港,招商局入股上海港務,具有策略意義,連同在珠三角及青島的碼頭,將構成一個完整的航運網略。加上上海港務有份參與上海外高橋碼頭,在長江沿岸的重慶、武漢、長沙、南京等地亦有投資,可望即時為招商局提供盈利貢獻。
法國巴黎百富勤預料,招商局將會發債來支付交易,但上海港務的前身為上海港務局,即使改為股份制,其首要任務仍是將上海發展為世界航運樞紐,並非賺錢。故上海港務未來可能會為爭取更多貨量而犧牲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