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世紀災難未令資金撤離

投資學堂:世紀災難未令資金撤離

正當2004年尚有數日便完結,大家在慶祝聖誕及2005年來臨之際,想不到在東南亞、南亞及東非等地區,卻突然發生世紀大海嘯,在極短時間內捲走數萬人的生命,不禁令人明白到可以平安地由2004年順利地過渡2005年,已是很大的福氣。相對南亞地區的世紀災難,本港近期發生的多項「所謂」大事已變得微不足道。
在美國股票市場,有不少以專門投資於某一特定國家及地區的封閉式基金(ClosedendFund)在股市掛牌買賣,例如以投資泰國為主的「ThaiFund」,投資印尼為主的「IndonesiaFund」及投資印度為主的「IndiaFund」等,這些基金亦稱為CountryFund,由於它們在股市中掛牌買賣,故買賣模式與一般股票無異。CountryFund在美國股市已有十多二十年歷史,目前數目達十多隻,種類亦頗多,由南美洲、亞洲甚至東歐等國,亦有該地的CountryFund,美國投資者「玩」這類基金可謂極之純熟。
投資這類封閉式的國家基金,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投資者有機會以5角購入價值1元的資產,但近日南亞地區的大災難,在這悲哀時刻,這投資特點暫且不談,留待日後再與讀者討論這類基金之投資策略。

港股14000暫可守
另一方面,從這類國家基金在美國股市的交易情況來看,某程度亦可反映外資對該等地區之觀感。就以南亞區發生海嘯大災難後,這些地區的基金在周一於美國股市之表現為例,基本上,印度、印尼、泰國及馬來西亞等受影響的國家中,以IndonesiaFund、ThaiFund及iShareMSCIMalaysiaIndexFund等基金的跌幅及交投量相對較大,但兩隻印度基金IndiaFund及MorganStanleyIndiaFund反而逆市上升,交投亦有增加,反映資金可能減持部份東南亞區股份,增持印度地區的比重。
整體上,從前日(周一)南亞區基金在美國的交投情況來看,暫時未見資金撤離這些地區之現象,但卻有「換馬」的趨勢。此外,近期多份美國財經刊物談論中國股份的投資價值(尤其是投資專家JimRogers),多隻中國基金在美國股市的交投亦大為增加。
最後,大家切勿弄錯,一般在股市買賣的指數基金(ETF),較少出現股價低於NAV的情況,這與封閉式基金不同。
港股方面,大市交投雖然降至130多億元,但期指的交投卻頗為暢旺,昨日期指成交張數高達7.6萬多張,未平倉合約總張數更急增至17萬多張,相信是接近本周四期指結算所致。估計在期指結算前夕,即使外圍有負面因素,恒指仍能穩守萬四點大關。
電郵:[email protected]
譚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