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恩利(1174)今年3月到期的認股證,已順利集資,現再派送06年認股證,為屆時集資2.8億元作好準備,每股盈利因此潛在攤薄作用。
截至9月止半年,恩利盈利6062萬元,增24%,每股盈利6.1仙,反減10.3%,不派中期息,但每股可獲派送1份認股證,期內每股盈利被攤薄,是今年2月配售集資以及3月認股權認股所引致,但經此集資,9月底淨負債比率仍達52%,主要貸款更屬於1年內到期,長期負債不多,相信是持續安排集資的原因。
營業額增16%,毛利率持平,冷凍魚類銷售增10.7%,分類業績增2.1%,魚切塊銷售增22%,分類業績只增15%,反映兩類銷售利潤的懸殊,於中國內銷增14.8%,銷美只增3.5%,西歐增41%,3個市場所佔比例分別為42%、22%及26%。
於7月中,恩利透過附屬公司購入中漁國際,恩利實佔權益34.93%,代價2070萬元,已即時帶來收益,中漁國際截至9月止的9個月業績為1.287億元,恩利應佔7月中至9月底的業績為468萬元,相當於回報率31.7%,看似相當理想,但以中漁9個月業績比較,似乎並不平均,可能是旺淡季的影響,也不知是否包括特殊項目,如以中漁9個月業績折為全年計,應為1.71億元,遠高於03年的371萬元,如無特殊項目,則此項投資相當理想,但提供資料不多,未能確定。
恩利表示已準備就緒,於下半年創造佳績,去年度下半年盈利6275萬元,似乎恩利對下半年頗有信心,假定下半年增長30%,全年盈利1.42億元,已較上年增27%,每股盈利只14.2仙,仍較上年減少4%,攤薄效應持續,現價1.24元,預期PE8.7倍。
收購中漁,據說可帶來相當效益,可以發掘較多魚種供銷售用途,以取代過去的棄置或低價出售,因而本欄認為有潛力等待發揮,但目前發展如何,透明度不高,而財政狀況未能明顯改善,每股盈利大受攤薄,應作保留,以年內走勢看,只宜候機炒上落。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