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至今尚未有本土學者獲得諾貝爾獎,但上月有五名中醫藥工作者,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出席一個醫學會議時,獲得「諾貝爾貢獻獎」,回國後獲地方政府表揚。但會議的主辦單位表示,大會根本未有頒發這些獎項,並指這可能是大會的內地組團單位,藉「製造」獎項騙錢。
新華網較早前報道,上月三十日於科倫坡舉行世界傳統醫學會議時,北京伊濟源面神經學研究院院長孫連桂、山西太原中亞中醫專科醫院董事長楊玉峰等五人,獲得了「諾貝爾貢獻獎」及「傳統醫藥金雞納獎」等。
不過,會議的主辦方「聯合國國際交流醫科大學」副校長余海若表示,大會當日根本沒有頒發以上獎項。他質疑內地組團單位,把主辦方頒發給與會者的捐獻證書和與會證書,當作「諾貝爾貢獻獎」發給不諳英語的受騙人。
余海若稱,國醫專業委員會向與會者發出的費用清單可看到,在「其他費用」一欄上寫有「金雞納獎註冊費四千五百六十元」、「醫學博士學位註冊費三萬元」等,而要取得「諾貝爾貢獻獎」,要捐助八萬多元。
余海若懷疑,組團者謊稱「與會者有機會獲得諾貝爾貢獻獎」,有四十八人受騙交納巨款後參加大會。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