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成功送禮關鍵在過程

理財智慧:成功送禮關鍵在過程

商業上的送禮,與朋友親人之間的送禮不同。送禮予親人,可以直接問他想要甚麼,然後才買;但對於生意上的夥伴,如果這樣開口問,可能會被視為缺乏誠意。
如果有留意禮品發展的話,便知道禮品不需要物有所值,又或者具特別用途,有時只要在送禮過程之中能發揮作用,便算成功的送禮。而箇中的關鍵,就是送一些一般人自己不會掏腰包去購買、但擁有它又卻無妨,亦即所謂「不等使」的東西。
現代人根本不乏物質,衣食住行的問題,一般都不愁,所以在送禮之時,便倍添頭痛。

禮品未必要實用
如果單送食品,似乎欠缺誠意;而影音產品又好像貴重了些,而且所購買的型號、收禮者也未必喜歡。所以較佳的辦法就是送一些漂亮的小擺設,既不阻空間,又沒有重要用途的東西。
筆者就有以下的經驗。最初有些朋友送些水晶小擺設予筆者,這些擺設確實漂亮,但筆者對於小擺設並沒有多大興趣,結果只是收藏起來。及後當這些小擺設愈收愈多,便不得不找一個玻璃櫃來安放這些禮物。最後朋友以為筆者喜歡收藏這些水晶擺設,結果就愈送愈多,而慢慢這亦變成筆者興趣之一。
以水晶擺設為例,它沒有實質用途,只可用作觀賞之用,算是「不等使」的東西。而且名牌水晶價錢也不菲。但因它不用佔太多空間,而收禮人就算沒有特別喜好,通常也不抗拒,於是水晶擺設就成為送禮佳品之一。這些東西就只符合自己不會買來自用,但會買來送禮,而擁有者又不會自掏腰包購買的定律。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