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曆法中,由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每年每日都有機會在一周中不同日子出現,所以每年都要用新日曆和安排新時間表。
美國專家認為這樣費時失事,發明了「共同民用日曆」,把每年每日都定在一周同一日,帶來「經濟和實用效益」。如今天出生,按新曆法便每年生日都是十二月最後一個星期一。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和天文學教授亨利和英國曆法改革支持者卡利提出的「共同民用日曆」,每年只有三百六十四日,其中三月、六月、九月和十二月會有三十一日,其他月份有三十日,而現時的閏年則由一周長的「小月」取代。
這樣,每年三百六十四日就可準確分成五十二周,令每年每日都在一周的同一日出現。他們提議在二○○六年一月一日的星期日起全球採用「共同民用日曆」。
新曆法最初由亨利想出,他發現每年都教授同一課程、用同一批教科書和分配同一批功課,但每年都要更改時間表,很不方便,於是研究新曆法,以解決這個問題。現今通行各國的曆法是格列高利曆,是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紀修訂儒略曆後於一五八二年頒行的曆法。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