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民主黨捍衞的香港核心價值,規劃發展的法制應受尊重和貫徹。近日部份社會人士只談合約、不談合理規劃和法治,是把官員簽署的不合理合約推到極致,當社會出現爭議時,他們就不負責任地以一句「政治化」作結,意欲把視線轉移。
愉景灣個案,雖有待立法會跟進,但規劃不實施、承諾不算數、補地價難收,已是事實;紅灣半島個案,官員選擇以合約形式刪除地契及/或發展藍圖上的管制,以無知作為容許全面清拆的藉口,在未受公眾壓力前不談要補地價、不談要依法審批;高官是專業上無知、還是選擇了無知?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在城規會的既有法定程序與政府一人號令中央集權之間,政府又選擇了後者,曾司長不理城規程序,表示一定要有天幕、一定不可分拆發展、一定要單一投標,又要城規會開歷史先河,說明採納城規條例所無的所謂兩階段審批程序,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專業上的自我閹割」。民主黨強烈質疑為何不依照原有的城市規劃法定程序?亦再次提出回歸法治的要求。亦因此,何俊仁議員代表民主黨在二○○三年的立法會上,提出要擱置發展的動議。我們知道城規會代表性不足,但如果政府高層認為城規會審批不可靠,便應改組城規會。
民主黨不反對發展商參與文化,但反對現時的模式;四十公頃土地、千億價值、數十年的設施,應該在法定機構主持下,由市民、文化界和工程專業人士,好好管理和發展。
民主黨西九龍工作組召集人吳永輝(規劃師)/何俊仁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