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聖誕老人對孩子有益

信聖誕老人對孩子有益

今晚就是平安夜,家長也許會按照西方傳統,叫孩子在床頭掛起襪子和胡蘿蔔,迎接來送禮物的聖誕老人和鹿兒。但現代的孩子愈來愈聰明,到底還應不應該教他們相信世上有聖誕老人?心理學家的意見是:信聖誕老人存在好處多,能豐富孩子的想像力、令孩子學好和感受溫暖,家長亦不必怕真相揭露後會傷害孩子。

孩子發現聖誕老人真相的一刻,家長最難面對。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林舟深深記得七歲那年的事,他說:「我質問媽媽:『你撒謊!你說這禮物是聖誕老人送的。』她對我說:『我沒有撒謊。禮物隨時可以有,聖誕禮物特別之處,就在於聖誕老人。他真有來過的,不然這就只是一件玩具』。」

感受溫暖 發揮想像力
無可否認,聖誕老人漸漸從兒童的幻想世界淡出了。英國一項調查發現,八歲以下小童只有六成相信聖誕老人;少於三分之一的家長會叫孩子掛襪等聖誕老人,擺胡蘿蔔招待聖誕鹿的更只有四分之一。
英國精神科醫生布林卻高呼聖誕老人傳統不能死:「如果家庭讓聖誕老人和他的華衣淡出,我們就會剝奪下一代一個有助他們認知與社交發展的幻想。」
她認為,教孩子相信聖誕老人會送禮物到好孩子的床頭,就是教孩子相信模範和分享的價值,加強親子關係。她說:「對一些孩子來說,聖誕老人是個如在眼前的友伴,代表了循循善誘和慷慨;這幻想有助孩子覺得自己被愛和安心。」
布林又指聖誕老人會鼓勵孩子運用想像力;透過寫信和畫畫給聖誕老人,可訓練孩子整理思緒,不少學校亦會以此作為課堂習作,「激發這些幻想有助專心集中,激發尋找理想,促進創意思維」,而運用想像力,對三至五歲兒童的發展至為重要。英國另一精神科醫生索爾特也同意她的說法:「我們的想像力就像身體其他部份一樣,不運用就會喪失能力。」

揭穿謊言 家長不開心
家長不用擔心聖誕老人這個美麗的謊言一旦揭穿,孩子會對家長失去信任。有研究發現,兒童通常在七歲發現聖誕老人是虛構,反應多數是正面的,反而是家長知道孩子發現真相後覺得不開心。布林說:「現代家長需教導孩子了解現實,但又不致於削弱幻想的激勵作用,要在這兩方面取得平衡。」
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