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美「中性」利率應在4厘

國際視野:美「中性」利率應在4厘

美息何去何從,相信已不是問題的問題矣!筆者早於8月12日欄以「儲局加息絕不手軟」為題,指聯儲局見經濟基礎穩定,必將利率回復至「中性」。當時還有不少分析員並不相信儲局會持續加息,直至加了5次,至今才叻唔切指最少還會加息2至3次,因為要調回至中性。

何謂中性水平
那麼甚麼水平才算是「中性」?筆者未有見各大傳媒提及或解釋過,只有經濟權威刊物《經濟學人》(Economist),上期發表一篇題為WhatisAmerica'sneutralinterestrate?(第120頁,該篇文章《蘋果》剛於周二繙譯後刊登)但看遍整篇內容,也沒有提出量度方法,文內雖然引述多位經濟學者以不同角度來衡量中性利率,包括計算名義利率和通脹,以及產出(output)增長的變化同時配合,是無法確定,最有趣的是連聯儲局副主席弗格森也無從界定何謂中性。哈哈!個個在說「中性」,究竟中性何所指,卻原來是個謎,汝道世事是何等「兒戲」者?
筆者不才,嘗試以自己有限的知識來推測「中性」。相信稍對經濟學ABC有點認識之讀者都知道,經濟學中常見到Ceterisparibus這個拉丁字句,意指當其他因素不變(otherthingsbeingconstant),例如供求理論中,當其他情況不變,那麼需求增加,價格便會上調,這樣才能找出供求關係(雖然現實環境中不會是那麼簡單)。故筆者認為,當其他因素或情況不變,若從長期實質利率在2%計,中性利率應在核心通脹率之上2%,所以聯邦基金利率之中性者,應該被調高到4%至4.25%之水平。明年美息將見此水平,信焉?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