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傳媒最多提到的名字,叫做「孫公」。
「孫公」是誰?是一個姓孫的高官的暱稱。但高官是市民納稅花錢養的公僕,孫明揚就是孫明揚,無親無故的,孫公,公個屁?
「孫公」是官場和記者之間流傳的稱呼。女記者為了要採訪高官,經常要嬉皮笑臉扮親切,電話裏嗲嗲地叫一聲孫公,以後輩小女身份討教,孫公會多少給點面子,做一兩句反應,讓記者有得交差。
但這是你記者跟他高官之間的曖昧關係,跟讀者何干?讀者和觀眾,只想知道他的全名,對小圈子的暱稱,不是沒有興趣,就是一頭霧水。
例如「馬丁」,他媽的是誰呀?原來這是Martin的洋名。不會英文的讀者,或剛從大陸來香港的自由行人士,不知道李柱銘的英文名叫Martin,看見「馬丁同達仔拉票」之類的標題,都會越看越糊塗。
但華文傳媒的記者就是喜歡糊弄這等煮飯仔遊戲:孫公、華叔、卿姐、嫻姐、詩姑、董伯、平叔、㷛呔……把一眾高官議員,熱呼呼的都叫成了三五歲小孩在幼稚園裏愛玩的一家人。
在殖民地時代,豈容如此沒頭沒腦沒上沒下的亂叫。港督尤德,英文名叫EdwardYoude,愛德華這個名,簡稱Ted。只在港督府和英國外交部之間的機要高官,或與港督有半生私交的好友,才有資格人前背後叫他做Ted。中國官員對這項條文不大感冒?Tedknowsallaboutit.TedisgoingtoworkitoutwiththeChinese。能叫一聲Ted,地位顯赫非凡,決不是攀附權貴之輩,其他人沒有在決策和親友階層之內,還是乖乖地叫一聲SirEdward或者TheGovernor,這就是官場禮節之得體。
一個政府受到尊重,其權勢人物的名字是不可侵犯的。除非當事人明言稱許像花生米總統卡特,為了親民和推行人權外交,一上台就說「我叫占米,CallmeJimmy」,但美國民眾也不會把堂堂總統稱做「占叔」UncleJim。
小記者把自己的小家子交情,硬套在大眾的知情權之上,馬丁、Anson、孫公,平時提着咪高峯蜂擁在後面攀親附故地一窩蜂亂叫,是你自己的事,大眾的時間緊張,一切但求單刀直入,不想猜謎,只想知道他們的全名。
英文報紙的記者從不會這樣寫,因為洋人專業,他們知道,Communication這個字的意思叫溝通,一切妨礙溝通的小蠢事,都不能見諸螢幕和筆端。孫公?那或許是記者你多年慣吮的那隻腳趾公,香港人只知道那個紅灣二撇雞的母親,當年為他起過一個正式的名字才送他進幼稚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