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博士研究生獲論文獎<br>等離子可改良人工關節

城大博士研究生獲論文獎
等離子可改良人工關節

【本報訊】等離子不僅造出超薄大電視,還可救病人一命。城市大學物理及材料科學系博士研究生傅勁裕成功運用這技術,改良人工關節等醫療器材,令這些器材植入人體後,不會與體內細胞排斥,全球現仍未有醫療儀器生產商掌握這技術。他於上月在「二○○四年中國材料研討會青年優秀論文比賽」中獲獎,成為唯一得獎的港人。 記者:雷子樂

物質一般以固體、液體、氣體三種狀態存在,而等離子由大量自由電子和離子組成,屬於第四種形態。任何物件只要經特別處理就可化成等離子體。
城大物理及材料科學系講座教授朱劍豪解釋,把等離子體注入或沉積於各種材料的表面,可將物料變得平滑、堅硬,甚至適合人類細胞生長。

開發人造骨骼
傅勁裕這篇得獎的論文,題目為〈等離子體注入?沉積對於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進展〉,他發現把等離子狀態的氫注入矽內,就能產生良好的生物活性。這聽來極艱深、枯燥的理論,對拯救人命卻有重大意義。
他解釋,所有植入人體內的醫療器材,如人工關節;血糖、血壓、心跳感應器都可能與人體細胞排斥。他的發現能令醫療器材植入人體後,體內細胞可依附在器材表面上生長,令病人不會有生命危險。現已有一家瑞士的藥廠與城大合作開發為駝子矯形的人造骨骼。

唯一得獎港人
這個青年優秀論文比賽共有七百多名三十五歲以下的科研人員參加,傅勁裕是十三名得獎者之一,也是唯一得獎的港人。這殊榮為傅勁裕帶來了一張獎狀和八百元人民幣獎金。

希望內地教書
現年三十歲的他在內地出生,小學時來港定居,面對大學削資,他希望畢業後回內地教書。傅勁裕的博士論文導師朱劍豪慨歎:「大學削資停止請人,再係咁落去,香港嘅大學教員好快會出現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