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你三分鐘<br>我想話你知...當年會考美術不及格

阻你三分鐘
我想話你知...當年會考美術不及格

王無邪從羅便臣道的家可以直望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他說經常把看到的中環大廈和車路抽象化,成為創作的靈感。 撰文:冼麗婷、攝影:謝榮耀

記得中學會考時,只有物理和數學兩科良;我本來熱愛文學創作,投稿經常在報上發表,但中文科成績竟是一般;更諷刺的是美術科,我當時用立體主義線條、漫畫化的方式畫畫,交卷時墨迹未乾,結果不及格,所以會考成績單上沒有美術科的成績。
我的父親是永安公司前高級職員,他患癌早死,我會考完了就出來做事養家;後來拿到獎學金到美國讀藝術,畢業後,因當時政府不承認美國學位,我無法獲得香港藝術館二級助理館長的職位。再之後,我在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負責藝術課程設計的行政助理、在藝術館任一級助理館長、獲洛克菲勒獎學金到歐美大專院校任駐校畫家、在理工學院當講師、成為薄有名氣的水墨畫家。
………………………………
六七十年代,我在香港藝術發展當中做過「當權派」,比較了解政府的做事作風,例如,興建尖沙嘴藝術館一拖二十年;近幾年討論興建現代美術館及視覺藝術學院,最終還是落了空。
踏入新世紀,香港地產商計劃參與發展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新鴻基地產最近資助水墨會到各中學向學生示範水墨畫;在此之前,我沒有聽聞類似資助。有人問我,對地產商忽然藝術有何感覺?
我想說,我是代表水墨會向學生示範,若是地產商個別邀請,我不一定會去。他日西九龍無論花落誰家,我希望地產商可以維持今日的精神,繼續支持本地藝術巿場。
………………………………
香港的外資大銀行,一向有購買本地作品,滙豐銀行七樓就有很多畫。外資大行每逢人事更替、空間改動就會換畫。外國人無論多窮,絕不容忍家裏牆壁沒有東西,剛結婚的小夫妻,也會買海報版畫、稍為鬆裕的買畫家真迹、富有的就買名畫,這是他們的文化。在實際利益上,買好畫是很好的投資。
香港人的牆壁上是甚麼?華資或本地公司、以至地產商,都很少買畫,他們在辦公室裏掛得最多的是自己人的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