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澳港成敗 - 李怡

李怡專欄:澳港成敗 - 李怡

在澳門回歸五周年及第二屆特區政府就職前夕,內地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發表了「中國城市首腦風雲排行榜」,澳門特首何厚鏵名列第一,而董建華則十大不入。何的榮膺榜首,給他的五周年及連任特首增添了光環,也贏來了胡錦濤在訪澳期間的連聲稱道。
相對於董建華,胡錦濤的希望提高施政能力與管治水平之說,即使不帶訓斥之意,大概臉色也有些不同吧。
近來澳門概念股持續飆升,香港房地產公司紛紛進駐澳門,輿論對澳門回歸五年也一片謳歌、頌揚之聲。澳門的「一國兩制」的實踐是不是很成功?這是不是鏵哥的功勞?「一國兩制」的成敗是不是取決於特首人選?這些問題都值得冷靜、平衡地觀察探討。
澳門的成功有幾個最基本因素。首先是原來澳葡政府的管治太差,留下來的是一個爛攤子。回歸前,澳葡放任治安混亂,所有的基建工程停擺,造成嚴重的治安問題與經濟上的高失業率。與香港市民擔心回歸不一樣,澳門居民回歸前均盼望「一國兩制」早日實施。回歸後的澳門特區政府,最重要的是整頓治安,振興經濟,收拾殘局,而不像香港那樣,在很好的管治基礎之上懷有鴻鵠大志,想要搞這個港、那個中心。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澳門是「生」了,而香港則因驕傲自大而出現物極必反的沉淪。

其次,澳門在整頓治安與提振經濟方面,北京是幫了大忙的。回歸前黑社會爭賭場地盤,殺人放火的事無日無之。回歸後解放軍進駐,內地公安強力配合,甚至越境抓人,再帶往內地處決,一下子鎮住了黑社會的氣燄。而鏵哥的面子也起了一定作用。
經濟上,內地開放自由行,更是對澳門經濟起了關鍵作用。一九九八年到澳門的內地旅客是八十二萬人次,去年則達五百七十四萬人次,佔了去年赴澳旅客的半數以上。內地旅客在澳門的消費平均為二千八百澳門幣,遠多於所有旅客的平均消費一千五百澳門幣。去年內地赴澳旅客總消費達一百六十億澳門幣,比政府的總支出還多。而更重要的是內地旅客的豪賭,使澳門的博彩業大為興旺。澳門今年首九個月,收入博彩稅超過一百一十七億澳門幣,佔政府總收入的75%。
治安搞好了,博彩業這經濟龍頭,更在內地貪污業的帶動之下,方興未艾,前景絕對看好。博彩業又帶動了酒店、物業、食肆、夜總會等行業,使澳門失業率大幅回落,從回歸前的7%,下跌至最新的4.5%。
澳門儘管有以上客觀的成功因素,但何厚鏵的主觀因素仍然起一定作用。何的最大特點是謙卑,警惕性高,任何可能出現的危機都抓在前頭,知道防患於未然,比出了問題才左支右絀好得多。治安、賭權開放固然早着先鞭,沙士更是風聞廣州有疫情時已立即加緊防範,世界盃也及早請了葡萄牙隊去澳門作熱身賽。目前,面對今年經濟成長預計達百分之二十,何厚鏵也及時提出太快不是好事,應該放慢。
反觀香港,幾乎沒有一件事情是抓在前頭的,每件事幾乎都惹出大麻煩才急急「補鑊」,最近連續發生的紅灣、西九、領匯事件,都是如此。胡錦濤在何厚鏵面前要董伯「查找不足」,豈能說沒有「意在言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