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投資者發動散戶追損失

小投資者發動散戶追損失

【本報訊】領匯上市夭折餘波未了,有小投資者發動獲配股的散戶群起追討權益,證券及期貨業職工會則計劃舉行示威集會,表達對本港證券及金融業前景的憂慮及關心,法律學者稱理論上散戶可向房屋委員會追討損失,但由於涉及金額小,訴諸法律可能因昂貴訟費得不償失。

憂慮金融業前景
為工聯會贊助會的證券及期貨業職工會有近千名會員,該會指領匯不能上市對投資者及業界均帶來相當程度損失,為表達對香港金融業前景的憂慮及關注,該會計劃組織一次示威集會;「徐家傑及一群金融服務界人士」昨日亦刊登聲明,譴責鄭經翰等人破壞香港和諧及成為投資界笑柄。
自稱「無黨無派無公職無事務所冇打工的全職投資者」的潘柏軒,昨日在報章刊登致領匯股東的公開信,表示小投資者的利益在領匯事件中被犧牲,而政黨怕失去基層選票不會支持小投資者,他呼籲領匯投資者聯合起來爭取應有權益。
潘柏軒昨日向本報稱,已有數十人響應其行動,今日會與約十名有意聯合行動人士會面,商討下月初舉行遊行或集會。
現年二十八歲的潘柏軒稱全職為家人負責投資事務,這次獲配約六萬股領匯,他強調無意涉及政治,自資發起行動目標是收回利息及領匯再上市時給予現有股東優先內購批股權。為籌募行動經費,潘柏軒在自設的網站內推銷每本售價二十五美元的投資著作,此舉惹來不少非議,有人在網上留言直指他不應藉機推銷著作。

索償或得不償失
香港大學法律專業學系助理教授張達明稱,估計一般小散戶損失的利息金額很少,訴諸法律追討卻可能要花費巨額金錢,最終可能得不償失,小額錢債審裁處亦未必受理這些涉及重大法律爭拗及複雜的案件,他又說,公屋居民盧少蘭只是訴訟一方,故散戶不能向她追討損失。

領匯月初招股時,吸引不少市民認購。資料圖片

鄭經翰被指在領匯事件上破壞香港和諧。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