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研究新發現<br>吸入矽塵可致食道癌

中大醫學院研究新發現
吸入矽塵可致食道癌

【本報訊】工人接觸過量矽塵,除有機會患上肺塵埃沉着病外,若在密封地點如沉箱工作,吸入極高濃度矽塵而患上食道癌的風險,是常人的二點三倍,這次是醫學界繼找到矽塵與肺癌關係後,第二種癌症與矽塵有關的發現。至於工人能否索償,相信仍有待更多醫療研究或國際權威證明。 記者:梁洵瑜

中文大學醫學院社區及家庭醫學系跟進了約三千名肺塵埃沉着病人資料,得出上述結果,是全球首個經過校正患者患癌的風險,例如吸煙及飲酒等數據後,計算出食道癌與矽塵關係的研究。
負責是項研究的余德新教授表示,矽塵可以導致肺纖維化,患上矽肺病,本港自八一年制訂肺塵埃沉着病補償條例後,工人若證實因工患病可申索賠償。該研究分析由一九八一至一九九九年共二千七百八十九名患男性矽肺病患者,了解其患上各癌症與一般市民的風險之別。在二千七百多人中,已有三分之一,即八百五十三人死亡,當中有二十名患者死於食道癌,肺癌則有八十人。

撇除吸煙等因素
余德新說,由於食道癌原因與吸煙和飲酒等因素有關,故研究同時校正及撇除這些因素,結果證實這些工人患上食道癌的機會,仍是一般市民的二點三倍。
但風險只集中於以往在沉箱工作的工人,相反,在石礦場、地面建築及非沉箱類等密閉場所的工人,即使接觸矽塵,患食道癌的風險在統計學上並無明顯增加。
他又稱,雖然沉箱工序已禁用,過去在沉箱工作,無法安裝足夠的通風系統,使用風炮鑽挖所產生的矽塵濃度,往往超過標準數百至一千倍,即使工人佩戴口罩也無法阻隔細於五微米的微塵吸入肺部。他估計矽塵導致食道癌的原因,是當矽塵被吸入上呼吸道後,會令人產生痰液,若把痰液吞進肚裏,則會黏附在食道上,久而久之在食道上產生變異細胞成癌。

應考慮發放補償
至於工人能否索償,他強調醫學界一向只能證實矽塵能增加兩倍患肺癌風險,故相信要待更多國際醫學文獻或國際癌症組織證實兩者關係,才有利工人索償。
現時每年本港仍有約一百名矽肺病患者(見表),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陳錦康認為,雖然《肺塵埃沉着病(補償)條例》規定,只列明肺塵埃沉着病工人可獲賠償,但若醫生能證明工人是因為工作接觸矽塵並患上食道癌,理應考慮發放補償,正如目前有個別工人因而患上肺癌,在醫生證明下也可獲賠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