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除陰影之後,來記向上突破,在時機上的確出乎意料。不過也再一次證明,投資者的要求,絕不是想像之中的嚴謹,風險上升要求折讓,只是書本上的理論,大小投資者都是向錢看,有智慧不如趁勢。
領匯風浪不是沒有影響,思前想後,加深了社會的分化,股市中的主要受害者,應該是本地公用股。甚麼事情動輒都變得政治化,公用事業加價直接影響民生,最易成為針對目標,加上又處高位,外圍息口趨升,這個類別算了吧。
澳門股繼續熱炒之時,不少公司正在公布中期業績,其中愛高(328)以初步的簡單數據來看,可謂非常理想。
在成本控制不易的逆境之中,愛高能夠爭取到較高的毛利率,加上營業額大增,令到純利大升81%,股價收市升了12.9%,可是以表現而言,依然算是失望。
升幅不夠強勁的主因之一,自然是業績通告過份簡單,假使貿然追入,今日一早發覺原來有一大堆特殊項目,如何可以交代。機構投資者作風,通常是偏向保守。
但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市場氣氛太差。愛高上升之後,明顯見到有些大盤沽售,看到這樣理想的表現,卻只當成難得的機會脫身,似乎對於交投量不足的風險,是相當之不滿意。
這也難怪,昨日有極利好消息刺激,愛高的總成交量也不過是600萬股,平常日子水靜鵝飛,要大舉出貨根本沒有機會。
同一時間,隨意執幾隻澳門概念股,成交金額都是以億元計。愛高是半年賺逾億元的公司,這個對比,實在是十分諷刺,炒股票,永遠比投資股票吸引,市場文化急功近利,是不會改變的現實。
其實家家有求,追求快速回報,明白風險便沒有問題,只不過以自己的風險取向,愈來愈不合潮流之下,是不應隨意別人推介,阻人乘搭快車發達。
當然有耐性投資,愛高這種公司是十分吸引,最後特別值得一提的一點,是在業績公布之前,完全沒有半點炒業績的動態,反映出公司的管治水平相當好,也有機會可能只剩幾個分析員跟進,但無論如何這個技術性的現象,是值得再加一分。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