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經濟7年最佳

東亞經濟7年最佳

【本報綜合報道】亞洲開發銀行估計,東亞區今年經濟增長可達7.6%,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佳。但該機構建議該地區實施更具彈性的滙率政策,令各地可以靈活地制訂宏觀經濟政策。

明年或放緩至6.5%
亞銀在其半年度《亞洲經濟監察報告》中表示,儘管油價高企和出口增長在下半年放緩,東亞區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將勝過7月時預測的7.3%;除非中國經濟出乎意料地「硬着陸」、油價飛升及美國經常帳赤字調整失控,否則區內明年經濟增長就算稍為降溫,仍會有「穩健的」6.5%增長,與原先預期相同。
東亞區通脹加劇,以及美國利率上升,是導致東亞區明年經濟放緩的主因。
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表現屬區內之冠,本年度增長由8.7%向上修訂為9.3%,明年增長從7.7%調整為8%(見表)。至於泰國、印尼、南韓、馬來西亞及菲律賓這5個最受97年金融風暴打擊的國家,今年淨流入的私人資本將達330億美元(約2574億港元),是97年至今最多。

亞銀促採彈性滙率
亞銀建議,東亞區應採取相應措施去提升私人投資,包括收緊財政和貨幣政策、實施更具彈性的滙率政策,及進行結構改革。該機構說,就算美國利率趨升,只要東亞區的滙率政策變得更具彈性,區內將有更多空間調整宏觀政策,令增長動力來源由外在需求轉為內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