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號稱全國皆酒,產量和人均酒量和法國不相伯仲,但名氣卻相差太遠了。十年前初次採訪意大利酒展(Vinitaly),只覺很多意大利酒莊主人怨氣衝天,責怪世界愛酒人有口鼻而無味覺,很多酒莊以為天下之美酒,盡在意大利……
意大利當然有好酒,但論數量、論品質的穩定,除了少數幾家名莊、一兩個產區,意大利酒大部份未達到佳釀水平。
意大利人藝術氣質重,強調個性,所以意大利人特多藝術家,可惜釀酒雖然可以成為藝術,但卻也是一門嚴謹的科技工作,要求一絲不苟,不容任性、不許懶散。好的釀酒師和葡萄種植師應該接近有藝術氣質、喜歡創作、永不滿足而又有嚴謹紀律的科學工作者。他要服膺自然的規律,受天氣和土壤環境的限制,卻又要追求突破,把酒造得更好;他有膽識,敢冒險,為了葡萄成熟,願意多等幾天,希望上天眷顧,不會下雨打雹;他又要有勇士斷腕的氣魄,把質素欠佳的葡萄完全捨棄,哪怕今年釀不成可以打正自己品牌的酒。為了保持品牌的地位,絕不妥協──哪怕要舉債來發薪!他不取悅影響力極大的酒評家,只努力釀造最符合自己產區特性的好酒。他不追求國際流行口味,只沉醉於發掘本地葡萄的潛質。他知道喜歡葡萄酒的人大部份不喜歡千篇一律的大規模產品,他要有自我,人們做不到的,我做到了!我用千年傳統的古老品種,釀出了可以和流行品種相比的佳釀,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得遇一位知音,十八年辛苦,不過化為一滴感激的淚,十八年的寂寞和追求,至此得到回報,不在別人的賞識,在自己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