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老爺車,好像總是背起了一大堆代名詞:水滾、拋錨、車價不菲、零件不足、維修費高昂……其實在歐洲,開大眾化老爺車的大不乏人,當中有不少更是年輕人。舉目可見的有德國的甲蟲,英國的迷你,至於法國的代表,則非雪鐵龍的2CV莫屬。
早期在港稱作雪鐵龍,後改稱為先進的法國汽車品牌CITROEN,在香港算不上是流行的汽車,但其實雪鐵龍所出產的汽車,均有其獨特的風格,別樹一幟的車身外形,後輪總被車身遮蓋了一半是其特色。而那套可令車身升降的氣液壓式懸掛系統,還有那個一幅式的軚盤和橫示式指針的速度錶,均有別於其他品牌的出品。2CV的出現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當時市場對便宜小車的需求量甚大,於是雪鐵龍便生產了合共300輛2CV準備作車展中展出。奈何生不逢時,遇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車展取消了。車廠更在戰事期間被德軍佔用而停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2CV才正式面世。
2CV的性能和規格不贅述了,但她那個獨特的排檔箱操作方式則非略作介紹不可。獨一無二的設計,需要先作了解方能操作。這排檔桿有別於尋常的搖桿式,其位置設在儀錶座的左方。入一波時先踏下離合器,把排檔桿向左轉九十度,約九時位置拉出就是,至起步暢順後直推入二波,加速至合適的速度後再拉出便是三波。從二波就是把排檔桿推入,到三波就是把它拉出,那麼四波呢?入四波則需要先把排檔桿向右扭九十度再推入即成。聽起來好像很煩亂,很困惑;但當把這套排檔桿的操作方法熟練起來,便會發覺其過癮之處。2CV除了排檔桿操作特別之外,那個像開罐頭式的車頂軟篷也是其特徵。
如果能夠在涼風送爽的假日,開着一輛2CV在石澳道的山路上,面對着連綿不絕的彎路,感受那份樸實的乘坐感和自然的操作反應。打開車頂上的軟篷,享受和煦的陽光,心中全無牽掛,悠然自得。單是想想,我的魂魄早已飛到法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