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短跑皇后鍾絲,最近再次受到使用違禁藥物的指控。雖然她還未被成功起訴,但已足夠令她情緒嚴重困擾,體壇事業亦招致很大的破壞。
奧林匹克運動會所提倡的公平競技精神經常受到參加者使用違禁藥物的挑戰。因此,國際奧委會在反興奮劑的工作上從不妥協或手軟。雖然在檢查和判罰上已加大力度,但鋌而走險的運動員仍然不少。這都是因為運動員在奧運或世界重要賽事奪標所帶來的名與利實在極之吸引,運動員在求勝心切的剎那而利用這不法的捷徑,是可想而知的。但無論如何,以違法而達致目的是萬萬不能接受。
甚麼是興奮劑(Doping)?興奮劑是概指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時,為了改善體力或心理狀態,提高運動成績而使用化學的、合成的生理物質或異常途徑和做法。
國際奧委會列出的禁用藥物及技術包括刺激類(stimulants)、麻醉止痛劑(NarcoticandAnalgesics)、合成類固醇(Anabolicsteroids)、阻滯劑(BetaBlockers)、利尿劑(Diuretics)和血液回輸技術(BloodDoping)。刺激類藥物作用於神經系統,提高身體和心理能力。麻醉止痛劑能使運動員產生欣悅感和心理刺激,必勝的錯覺和超越自我能力的幻想。這兩種藥物多為耐力項目的運動員採用。
合成類固醇可使肌肉增加,肌肉力量增強,多為比試力量、爆發力、和肌肉健美的運動員使用。阻滯劑具有鎮靜作用,減輕肌肉震顫,提高精細控制能力,常為射擊運動員採用。利尿劑有助增加尿量,稀釋尿液中違禁藥物濃度,以逃避興奮劑檢測,同時可助減輕體重,以參加較低體重級別的比賽。血液回輸技術是賽前將儲存的自身血液回輸體內,增加循環血中的紅細胞數量,從而提高血液的帶氧能力,多為耐力性運動員採用。
隨着科技不斷進步,這場貓捉老鼠的遊戲會愈玩愈加激烈,但最令國際奧委會及世界體壇棘手的問題並非上述的禁藥,而是基因改造可能被非法用在競技體育上的問題,使到維持公平競技的工作日益艱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