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十六戶更換破窗 維修水渠<br>基金助鄉郊長者修補破屋

已有十六戶更換破窗 維修水渠
基金助鄉郊長者修補破屋

居於元朗偏遠村落數十年的七十八歲獨居婆婆羅六妹,居所日久失修,雜物房屋頂更有倒塌危險。日前,香港明愛「弱勢社群互助共融服務計劃」維修義工特別上門為羅婆婆修理,保障其安全。該計劃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贊助推行,現已有十六戶受惠。

羅婆婆所住的村屋,雖然佔地甚廣,包括各自獨立的主屋以及用木搭建的雜物房,另有荒棄的豬欄。然而經過三十多年風雨洗禮,早已變得十分陳舊。其中,尤以雜物房最教她頭痛。
「雜物房屋頂成日漏水,早兩年我搵師傅上嚟鋪咗啲防水膠布,不過都冇用,搞到啲木霉晒,真係好驚會冧落嚟。」羅婆婆說。

屋頂漏水隨時倒塌
羅婆婆的丈夫三年多前因食道癌病逝,子女均已成家立室,在外居住。她獨居一室,倍感孤寂,遇到家居設施損毀失修,更感求助無門。
有見及此,日前,香港明愛安排數名維修師傅帶齊工具及材料,上門為她進行屋頂鞏固及防漏工程。其中一名負責維修的張師傅表示,羅婆婆雜物房屋頂長期被雨水侵蝕,以致木材霉爛,加上雨水積聚,屋頂負荷過重,橫樑嚴重彎曲,隨時有倒塌危險,需要進行緊急維修,加裝兩條鐵柱支撐屋頂,另外鋪設防水帆布。

義工獲發津貼幫補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愛心基金委員會早前撥款四萬三千元資助上述計劃,負責該計劃的香港明愛洪水橋及朗邊社區發展計劃團隊主任黃小慧表示,是項計劃以屯門、元朗及天水圍的單親家庭、獨居或兩老長者及新來港人士等弱勢社群為服務對象,為他們進行簡單及具迫切性的家居維修服務,包括更換破爛窗戶、安裝雜物架、維修廁所及水渠等,主要由三名富有維修經驗的師傅負責,另有十多名少數族裔及婦女義工協助進行簡單的髹漆及維修項目,而義工可獲發津貼,幫補生計。
參與計劃的義工陳先生以往從事倉務員,兩年前患上嚴重糖尿病,需要辭工養病,受到經濟及健康問題困擾的他,情緒陷入谷底,惟參加計劃後,心情開朗很多,人亦變得積極。
「可以幫到無助嘅老人家,畀佢哋一個好嘅居住環境,感覺真係好好,我一個星期做兩、三日工,自己都冇咁灰。」四十八歲的陳師傅向記者笑說。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

義工為羅婆婆的雜物房加建鐵柱(圖)支撐屋頂,防止倒塌。

義工陳師傅正維修長者屋外的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