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可卡因價錢高昂,一直被視為有錢人毒品,但警方近期撿獲的可卡因數量及有關被捕人數大幅上升,而且可卡因零售價過去一年已跌一半,警方並發現本港近年流行服食一種名叫「霹靂」的可卡因,吸食者使用膠樽抽吸可卡因,警方恐可卡因會成為本港新興毒品,未來一年將頭號打擊可卡因。 記者:謝明明
警方毒品調查科總警司葉流全接受訪問時表示,警方今年首十個月已撿獲逾四十六公斤可卡因,超越去年全年撿獲總數量的六倍;今年首三季涉可卡因的被捕者有五十九人,等於去年全年總被捕人數,其中有六名被捕者只是十六至二十歲的青少年(見表)。
警方並發現,本港近年流行服食一種叫「霹靂」的可卡因,該種可卡因是將碳酸氫鈉加入可卡因鹽酸鹽內,產生一種狀似小石塊的製成品。濫藥者除以鼻孔吸索可卡因粉末外,近年也流行使用膠樽抽吸「霹靂」可卡因的方法,以火加熱毒品並抽吸釋放出來的煙霧。據了解,這種濫用可卡因方法在本地名人圈子十分流行。
葉流全指出,由於警方及海關近年大舉打擊俗稱「K仔」的氯氨酮,令「K仔」貨源短缺,加上可卡因零售價過去一年由每克一千二百元減至六百元,吸引部份濫用「K仔」人士轉服可卡因,警方不排除有本港販毒集團與南美毒販合作販運可卡因。據警方情報顯示,濫用可卡因者多屬高收入的一群,包括行政人員、專業人士、娛樂界人士、夜總會女公關,以及富有的有組織犯罪集團成員等。
他直指:「可卡因會嚴重傷害身體,令服食者產生幻覺,佢傷害身體嘅程度絕不小於其他毒品,所以警方會喺未來一年全力打擊可卡因,唔想香港出現嚴重嘅可卡因問題。」
葉流全又指出,警方發現近年有非洲籍毒販攜帶可卡因及其他毒品進入本港有上升趨勢。據警方情報顯示,毒販主要來自南非、加納、尼日利亞及馬拉維等非洲國家,他們每次只收取約三千元的報酬,便從東南亞等地區偷運毒品來港,警方估計由於非洲部份國家貧窮及有戰亂,部份非洲人士便以販毒謀生。警方會加強情報搜集及密切留意可疑旅客,防止毒販偷運毒品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