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老鼠傳染的三種致命疾病斑疹熱、蚤傳斑疹傷寒、鉤端螺旋體病,今年在本港大幅增加,食物環境衞生署公布,去年曾錄得零紀錄的蚤傳斑疹傷寒,今年更突然出現五宗。該署又在十二個商場中,錄得五個的鼠患參考指數較全港平均指數為高,其中鴨脷洲利東商場及葵盛購物中心的指數更高逾百分之十,較全港平均指數高出逾兩倍,意味病菌及病媒出現機會較其他地方高,容易傳播疾病。 記者:張嘉雯、林社炳
食環署顧問醫生暨部門防治蟲鼠工作小組主席何玉賢,昨日在記者會上公布今年鼠傳疾病的數字,其中斑疹熱由去年九宗增至今年十七宗,蚤傳斑疹傷寒由零宗增至五宗,而鉤端螺旋體病由一宗增至六宗。何玉賢提醒巿民,老鼠及流浪狗出沒地方是傳播鉤端螺旋體病的高危地方,巿民避免接觸污濁水源,並遮蓋傷口避免外露。
至於斑疹熱是由受感染的蜱(音皮)或蟎叮咬引起,兩者均寄生在鼠或狗身上,巿民若發現被蜱所咬,切勿把牠「捽死」,以免擠出蜱屍腸臟或糞便感染傷口,正確做法是以鉗或手垂直把蜱拉起。巿民外出郊遊時,應塗上蚊怕水,防範蜱或蟎「上身」。
該署又在全港多處放置鼠餌捕鼠,從而紀錄各區的鼠患參考指數,鼠餌吸引到的老鼠愈多,鼠患參考指數則愈高。何玉賢說,過去五年指數不斷下跌,今年首十一個月的全港平均指數為四點六。該署又在各區選出十二個商場進行鼠患監測,錄得平均指數為五點一,高於全港指數。其中利東商場逾百分之十六、葵盛購物中心逾百分之十五及駱克道地舖近百分之十,名列「三甲」。該署將於下周開展新一期滅鼠運動,以商場為重點。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袁銘志指出,利東商場的裝修及建築材料較多,葵盛購物中心的去水明渠被蓋上,垃圾及食物渣滓被棄置後未有蓋好,地面有裂縫及小洞,方便鼠輩出入,故兩地的鼠患較嚴重,雖然指數仍低於百分之二十的嚴重水平,但該處病菌及病媒的數量高,引發衞生問題的機會亦較高,影響巿民健康。
今年首十一個月,該署向觸犯防鼠條例的食肆提出六宗檢控,其中至少一所食肆位於商場內,本港現時未有針對商場鼠患的法例。袁銘志指,一般商場沒有妥善處理食物殘渣,部份垃圾房有大量隙縫供老鼠進出,地上有裂縫及孔洞等,建議商場管理者避免堆積廢物及定期檢查「假天花」的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