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質疑教師能力

  別再質疑教師能力

香港教育學院藝術系三年級生 馬世創

近日「小班教學議案」罕有地通過,引起熱烈回響。周梁淑怡雖表示「認同小班教學這個總體精神」,可是推行上要考慮很多因素,其實是帶出「小班」是解決「縮班」及「超額教師」兩個問題。提出類似見解的人很多,他們立場一致,就是「支持小班教學,質疑教師能力」。其實前線教師不斷實踐不同教學法,如「討論教學法」、「概念教學法」、「探索教學法」、「角色扮演」及「合作學習」等;甚至教統局提倡的「專題研習」、「閱讀文化」,沒有人能保證成效,但前線教師都不斷檢討,力求改進。為何還要質疑他們?
李國章局長、程介明等均認為教育界提出「小班教學」是為了保飯碗,可是,小班教學並非今天才提出。早於九九年,教育界已要求減少每班學生人數,達致理想教學環境。可是教育署前署長羅范椒芬女士認為,在學舍不足及師資不足的情況下,推行小班不切實際。
身為教育界的程介明和侯傑泰都認為,只要教師懂得怎教,「大班」與「小班」不是問題。筆者只想提出,教統局提倡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均須在「小班」環境下進行。教統局的廣告片「專題研習,啟發思維」,片中教師只面對九位學生,他們才能找到怕醜草、到沙灘拾貝殼、拿着天文望遠鏡看宇宙。試幻想片中面對四十位學生的教師,可以帶他們上山下海看星星嗎?再者,教統局提倡「照顧個別差異」、「合作學習」、「討論學習」及「融入教育」等,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均須配合「小班」才能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