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誰是真正搞事者? - 李怡

李怡專欄:誰是真正搞事者? - 李怡

領匯上市引起司法訴訟,房委會以必須趕在下周一上市為理由,先後催促上訴庭、終審法院緊急聆訊。
領匯上市若受擱置,當然會使五十萬投資者及國際投資者蒙受損失,但司法完整性和獨立性是不會沒有代價的,若開了司法「從快」的先例,日後難以保證不會出現中國「從重從快打擊刑事犯罪」這類政治干預司法的濫判濫刑的情形。
………………………………
董伯與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突然在領匯上市官司上訴到終審法院前,就此司法事件表態,批評有人借法律程序「搞事」,又說上市官司損害香港整體利益,也影響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真正損害香港利益的根基的,是以政治干預司法的「搞事」者。領滙上市,有人興訟,可澄清有關法律問題,立下案例,有利於鞏固法治基礎。由政治人物向法庭施壓,不顧法律有關任何人享有二十八日考慮上訴期的規定,「脅迫」法庭盡速解決,表面上維護投資者的利益,但只是顧及了香港短期利益,無視法治精神這個根本利益。
………………………………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國際高級董事傅爾敦表示,領匯上市只是一宗公營資產出售的交易個案,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這類事件都不排除存在政治爭拗,他看不出領匯上市若出現任何變化,與其他地方同類事件有何分別,因此不會對香港的評級有任何影響。
董伯的「影響金融中心地位」的看法,若非嚇人,就是他根本不懂怎樣才叫「影響金融中心地位」,實際上,政治干預司法獨立的動作,才最影響金融中心地位。
………………………………

立法會規劃地政及工程事務委員會開會,討論西九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十一個出席會議的文化藝術及專業團體,一面倒地反對政府就西九項目進行單一招標,也不滿公眾只能在三個入圍財團中選擇其一。三個財團的代表都表示對單一招標持開放態度。
………………………………
公眾反對,三財團也不堅持,看來只有政府堅持,單一招標及三擇其一了。這就太奇怪了,政府究竟有甚麼(私人)利益或背後見不得人的交易牽涉其中,因而對沒有必要堅持的事如此固執呢?
………………………………
立法會西九會議上,議員又紛紛問及三財團的財務安排問題。三財團代表均表示,如果政府改變初衷要他們公布財務資料,他們會積極考慮,有的財團代表甚至表示「沒有問題」。
不願財團公開的,又是政府而不是財團本身,這不是也很奇怪嗎?
………………………………
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發表第四號報告書,曾蔭權表示,雖然有許多意見支持○七及○八年雙普選,但因不符合人大常委釋法決定,故專責小組不會處理這些主流意見。小組歸納「民意」就提出以下建議:選特首的選舉委員會擴充到一千二百至一千六百人,立法會的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席就各自增加到三十五至四十席。
小組不予處理的民意我們聽到過許多,小組歸納出來的「民意」我們就似乎沒有怎麼聽過。